2)第二百零六章话人情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津川一言不发的望着车窗外面,就随口问道。

  傅津川的目光依旧盯着窗外道:“能有什么芥蒂,不就让出点军功吗?我差这三瓜俩枣的?”

  “真的?”

  “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假话?”

  傅津川转过头反问道。

  赵元殊笑了笑,然后十分灵动的眸子转了转,算是默许了他说的话。

  他跟她,倒是从来不曾说过假话,一次都没有。

  “怎么,还想着安慰我一番?真用不着,江南水乡,多河道,不利骑兵长驱奔袭,在江南用兵,我的确不是合适的人选。”

  “那你觉得谁合适?”

  “最合适的其实是定南老侯爷,张武穆,可惜啊...”

  原洪州都督定南侯张既,病逝之后被追封为淇国公,追赠中书令,谥“武穆”。

  张既虽然在鄱阳湖水战被叛军击败,但傅津川始终都认为是非战之罪。不过是时运不济。

  而朝廷上对其的死后的封赐上来看,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除此之外,就是荆州都督王鹤臣了,久御水师,肯定比起齐王和平北侯合适。”

  “不过我能想到的,朝廷自然也想得到,看来陛下打算给齐王一些军功。好作为檀哥在宗室里面的臂助。”

  赵元殊闻言却笑了笑,“我倒是小看你了,居然都想到这一层了?”

  傅津川没好气的道:“这是什么话?虽不及你聪慧,但我又是傻子,这么明显的事谁还看不出?”

  “呵呵呵,那你猜猜,举荐齐王领兵南下,是哪位?”

  傅津川闻言愣了一下,谁的手笔...能给陛下这种建言的人寥寥无几。

  “莫不是阿耶?”

  “正是。”

  这对于别人或许是秘闻,但是在赵元殊这里,上京城的发生了什么大事,都瞒不过她。

  傅津川去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领兵作战,所关心的也都是战事有关的消息,自然是无暇他顾。

  “那想必这次也是阿耶的手笔了?”傅津川所能想到,也就是阿耶和兄长会替自己想的如此长远了。

  但是兄长在扬州,上京也就是阿耶了。

  “这次你真猜错了,不是国公。”

  “不是阿耶?”

  “不是。”

  “那...能替我如此作想的,若不是阿耶,就应该是几个长辈了,不过姑父和二叔不在上京,外祖父光是辅国公府我那几个表兄他都顾不过来,断没有闲心想我的事...几个舅舅好像没这么灵光...而且也说不上话...这我还真猜不出...”

  “是李相。”

  “什么?李相公?”

  “真的?”

  “千真万确,一开始我也觉得有些奇怪。”

  虽然侍中李法曾也姓李,而且跟李辅之同样出自陇西李氏,只不过一出自姑藏大房,另一人出自西凉房,都是李氏较为显赫的一支。

  但说起“李相公”,上京无论朝野,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尚书左仆射李辅之。

  说起李法曾的时候,都会说“李侍中”。

  得知原委的傅津川面露惊异之色,傅家跟李家可没什么交情,最多李左相和英国公是点头之交。

  作为皇帝最为信任的两位文武大员,私下是不可能来往过密的。

  不过李辅之如此进言,在表面上可以解释为是为了防止傅津川立功过大,防着武人干政,但是背后却有保全之意。

  不管李辅之如何作想,傅津川是心里暗自承了这个人情。

  这个人情,最后能有多重,此时却是无人知晓。

  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