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其在君乎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旗上书“剑南节度大使镇军大将军武安侯傅”的字样。

  麾盖之下,傅津川身穿锦缎圆领袍服,头戴软翅幞头,周围是成都文武大员以及牙兵甲士。打着节度使和侯爵的全副仪仗,威仪隆盛。

  队伍行进到城门前,杨玉春急忙下马整理了一下穿着,阔步向前,“末将杨玉春,拜见节帅。”

  傅津川走上前将人扶起,“不必多礼。”

  “谢节帅。”

  杨玉春被面对这种礼遇颇有些手足无措。

  傅津川道:“我能取得松州大捷,杨将军也是功不可没,我已经上书为你等请功。此次奇袭太和城,大彰我大晋的威风,壮哉!”

  “多谢节帅夸赞,末将不敢当...”

  杨玉春急忙谦虚道。

  寒暄一番过后,傅津川问道:“南诏国主段智平何在?”

  杨玉春这边急忙让人将的马车敢上前来,还不满三十岁的段智平走下马车来,朝着傅津川一拱手道:“罪人见过大晋武安侯。”

  傅津川也拱手道:“段国主客气了,即来我大晋做客,一切都请放心,陛下听完国主来访,想必不日也会召见国主去往上京,这几日就请在成都稍住,若有招呼不周之处还请国主见谅。”

  段智平听着这话说的只能无奈道:“不敢不敢,请节帅安排就好。我本是戴罪之人,n哪里还有什么要求呢...”

  在数月之前,他还憧憬着能跟青唐、红莲军三方一起瓜分整个蜀中数十州,而如今却作为阶下之囚来到剑南节度使治所的益州成都,此刻的他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此刻的他耳边回想的都是王叔段永兴的话。

  “我去过大晋朝贡,你们知道从太和城去上京城,要走多久吗?你们知道晋国有多少军队吗?你们又见过上京和西京的城墙吗?连成都就没进过敢妄言伐晋?真是不知死活...”

  在青唐派出使节约南诏一同伐晋之时,整个南诏朝堂上都是赞同之声。

  因为那时候大晋在剑南道的局面看起来是真的危机万分。

  内有红莲军盘踞在川西川北,一副要直取成都的架势。外有青唐一心想要报几年疏勒大战之仇,大有鲸吞蜀中之意。

  南诏的选择在当时来说,决不能算错。

  毕竟谁也没想到武安侯就任剑南节度使之后,在数月之间就让局势翻转。

  如今十几万青唐大军只剩下几万残兵败将狼狈而逃,声势浩大的红莲军在陵州和普州之外直接被咸阳郡王赵福柏挡住不得存进。

  而南诏更是国都太和城都被攻破,自己这个国主都被生擒到了成都,不,很有可能是前国主了吧?

  就不知道国内日后会是谁做国主,是王叔段永兴,还是王弟段智行?

  段智平又上了马车,跟着队伍一起进了成都。

  看着成都城内的繁华,感叹道:“王叔所言不虚啊,成都果然繁华壮丽。”

  车外面的已经负责他护卫的傅四郎道:“成都虽然繁华,不过国主日后到了西京和上京,在感叹也不迟。”

  段智平闻言点了点头,此刻他也不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事已至此,不如安心等待。

  大晋应该不会杀他。

  另一边,傅津川邀杨玉春并骑而行,一同入城。

  杨玉春连连推辞最后只能从命。

  跟着节帅一起并骑入城,道旁都是成都军民,看着这些崇敬的目光,这种礼遇之厚,对杨玉春来说却是生平仅有的。

  “大帅礼遇过重了,末将受之有愧。”此刻饶是战场上面对前军万马也浑然不惧的杨玉春,也有些面红耳赤。

  傅津川笑道:“你当得起,千里奇袭太和城,生擒南诏国主,此举不光是助我松州大捷,更是让蜀中局势转危为安,受之无愧。”

  “日后能镇守蜀中建节者,就是你了吧?”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