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姑孰粮船_北朝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吾弟...陈将军睡下了吗?”

  “将军还未安寝,您若是有事,可以进去商议。”

  “好。”陈昕含糊的点点头,他正要推门进去,忽然又回头喊了一声辛枚:“你觉得,陈将军待你如何?”

  “待我?”辛枚怔了一下,继而笑道:“将军为我平生恩主,枚誓死从之。”

  “兄长,你来了。”

  陈凉将手里的地图放到桌上,笑道:“正好,我这里有个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请兄长指教一二。”

  “哪里?”

  陈昕下意识地走过去,看着陈凉在地图上画的圈子和箭头,他已经逐渐能跟上陈凉的思维,同时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陈凉。

  在陈昕的协助下,陈凉终于确定了上岸后的主攻方向,因为如今的姑孰,早就在侯景进攻的时候沦陷,是一座叛军驻守的城池。

  陈凉麾下区区七百人,无论如何不可能用来攻城。

  根据几天前收到的消息,姑孰附近正在集结大量船只准备运粮,陈凉也有所警惕,他也不敢确定,除了自己以外,是否还会有搅局的人出现。

  几日前,邵陵王萧纶班师的消息早就传来,陈凉知道此人最后会在京口驻扎,接着进攻侯景,但难保路上不碰到被他传召过去的勤王军,面对如此巨大的一批粮草,谁都会动心的。

  好在,大约到明日中午时分,船队就能抵达岸边,全军步行十多里,就能找到囤积船只的地方。

  陈凉手上另外还有几张地图,都是请石头城里的老人和粮商派来的人画的,当然,后者情愿告诉陈凉这些情报,纯粹是因为刀子离他们的喉咙只有一指距离。

  到时候,南山营全军会在陈凉的带领下直扑船坞,尽量不引起当地叛军的注意,将运载好粮食的船队弄回石头城。

  这是陈凉目前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至于谢应所说的武库一事,陈凉还是不敢弄险,毕竟武库在京口一带,虽然那儿还没沦陷,但想去就必须遭遇成群的叛军,陈凉现在没有任何实力去取。

  送走陈昕后,陈凉便赶紧去休息了。

  他不知道,在门外,陈昕站在那儿又徘徊了一阵子。

  他刚才又和陈凉交流了一会,不知不觉就把想说的话忘了,但想想陈凉始终不变的态度,陈昕又觉得,是自己疑神疑鬼了。

  陈凉是自己的弟弟,也是自己的同袍,他的勇武和忠诚,都是他亲眼所见的,陈昕凝望着漆黑的江面,一时间不由失神起来。

  父亲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第二天一早,辛枚敲响了房门,在外面喊道:“将军,有情况!”

  “刚才发现几艘小船,一见到我们就立刻赶往岸边了,云骑将军说有可能是哨探,让我来告诉您,这有可能会导致粮船提前开走,或者是碰到拦截的叛军。”

  “依照目前速度,多久能到岸边?”

  辛枚快速思索片刻,回答道:“只需要小半天时间。”

  “传我将令,全军停靠岸边,将船只系好,不准留人看守,全军七百人一个不准少,准备步行前往船坞。”

  所谓船坞,实际上大约在宋代才真正发明出来,此处所谓船坞,不过是单纯用来停泊船只的地方,由于江边风浪大,需要派多人看守船只。

  粮商们诈称自己不得不往外运送其他商品来维持生计,除此之外,他们还向姑孰的守将贿赂了大量钱财,使他同意暂时开放城门,允许车队进出。

  至于运的是什么,那名叛军守将也猜得到,但一来是粮商给的太多,二来,则是他觉得,就算是运粮食,也不可能运出去多少。

  而且,他也不打算真的信守承诺。

  他是不好意思当着几箱金银的面拒绝,又不是不好意思收下那些金银。

  等运到一半,大不了直接关城门,正好能收缴这些下贱商贾的所有粮食,让河南王给自己记上一笔天大的功劳。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