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8章 火器质量差,根在匠户制!_大明:由检看好了,哥只示范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光启见少年皇帝如此急切,可见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心中甚是欣慰,斟酌了下字辞,尽量用通俗的话进行了简短说明。

  赵士桢是明代杰出的火器研制专家,在一生中研制改进了多种火器,且善书能诗,还著有《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关于火器研制开发、使用训练等方面的论著。

  而在天朝古代科技史上,赵士桢能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相并列,是相当牛逼的人物。

  在《神器谱》中,赵士桢将鲁密铳、鸟铳、西洋铳、日本铁炮进行了比较,发现鲁密性能最优,西洋铳排第二,日本铁炮排三,鸟铳垫底。

  在研究火器的过程中,赵士桢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明朝军用正版鸟铳的性能反不如民间盗版鸟铳,后者出口到东南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经过分析,赵士桢找到了其中的原因,认为天朝并不是造不出优良的火器,而是由于愚蠢落后的制度。

  我天朝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

  这句话道出了明朝军械生产缺乏监管,粗制滥造的事实。

  “……我天朝尽属公家,有司不知造,将吏不知用,士卒不知打放、收拾。公家之事,匠作定然不肯尽心;监造之官,自爱者专求节省,不省者克落,一经节省、克落,便难行法。既无利结于前,不畏法绳于后。大小糊涂,上下苟简了事足矣,安望精工?”

  徐光启作了最后的总结,复述的基本上都是赵士桢做出的结论。

  朱由校思索片刻,苦笑一声,说道:“徐爱卿要如何改变,尽管将章程奏上,朕全力支持。”

  停顿了一下,少年皇帝接着说道:“朕也有些想法建议,会并一并交与徐卿,合则用,不合则废。”

  徐光启躬身施礼,恭谨应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期望,尽快改革积弊,制出精工火器。”

  匠户和卫所兵一样,社会地位低下,形如农奴,又哪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公私不分,奖惩不明,再加上官僚制度的腐败,官吏的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玩艺儿有多少合格,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对于后世工厂企业生产的规章流程、奖惩制度,朱由校肯定知道一些。什么责任制,什么流水线,能不能用上,交给徐光启看着办吧!

  “徐卿且去饮宴,朕的喜酒,还是要多喝几杯的。”朱由校笑着说道:“明日呈上奏疏,朕即有恩旨,拜徐卿为东阁大学士。”

  徐光启赶忙躬身辞谢,“臣未有尺寸之功,陛下擢升太速,恐……”

  朱由校一摆手,打断了徐光启,说道:“朕意已决,卿不必辞,且退下吧!”

  徐光启张了张嘴,也不想在这个日子惹皇帝不痛快,施礼拜谢,退了下去。

  朱由校伸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把徐光启说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