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6 章 赵主任以和为贵_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得替秀丽多说话。”

  赵柯不表态,拉了把椅子到他们前面,闲唠嗑:“当初二嫂嫁给二哥,啥条件啊?”

  “那时候能有啥条件,老王家什么也没给,秀丽一卷铺盖,两身儿衣服就嫁了。”

  赵柯问:“那你们也相中二哥了?”

  周母叹气,“这不寻思,王家都是壮劳力,勤快点儿,日子咋也会越来越好,没成想……”

  挣得赶不上花的,吃饭的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穷。

  赵柯微微点头,抬头看向周家的几个儿子,笑着问:“你家几个大哥一看就能干,家里过得还行吧?”

  “行啥行,也是一大家子人呢,我想接济接济秀丽的孩子,一点儿口粮都匀不出来。”

  赵柯大概就了解了,又看向周家三兄弟,捧他们:“一看你们家就和睦,几个大哥也是真心爱护妹子,心疼她过得苦。”

  乡下人,就爱听人说家里“和睦”“团结”之类的话,赵柯又面嫩,看着诚心,周家人更没啥戒心,闲唠嗑时说了不少周秀丽在王家的情况。

  赵柯从她带有偏向性的话里总结出来,周秀丽有点儿抓尖要强,有事儿她得发言,不能吃亏,但是嘴甜,很会哄人,在东婶儿面前说话是有点儿作用的。

  她跟王老二王向文感情挺好。

  妯娌之间处得也不算差,不过赵柯估摸着,还是因为赵花花那个嫂子性格忍让。

  “二嫂怎么没陪你们一起过来?”

  周家是另外一个生产队的人,平时应该没什么功夫过来,按理说应该陪着娘家人。

  周母说:“老王家昨天晚上也好一顿掰扯,她不太舒服,就在家待着了,有我们娘家人在这儿就行。”

  无论是真不舒服还是假不舒服,娘家人在这儿给她撑腰,做媳妇的不直接出面,其实是聪明的。

  有人趴在窗户上往里张望,赵柯走过去,敲了敲。

  那人嘿嘿一乐,退开了,但没完全退开,仍然要占住看热闹的最佳位置。

  赵柯看见王家其他人来了,王长河和东婶儿,身边儿还有大儿媳赵花花和赵四爷、她父母、弟弟。

  她打开门,请他们进来。

  赵柯挨个问好,没看见王家的几个兄弟,问:“他们几点去潘村儿接人的?”

  东婶儿说:“怕耽误上工,天一亮就去了。”

  “那快到了吧。”

  赵四爷拄着拐杖,支使赵柯:“你一个人儿在这儿能有啥用,快去叫新山过来,别耽误事儿。”

  生产队有对她摆谱儿的人,只是仗着岁数辈分这么摆谱的,只有赵四爷。

  赵柯脸上仍然挂着笑,“四爷,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我好歹是个妇女主任,干跑腿儿的活多浪费。”

  她说着拉开窗子,视线划拉一圈儿,找到赵四爷家比她还大五岁的堂哥,不客气地支使:“成子哥,你去队长家跑一趟呗,就说潘家人快到了。”

  赵成爽快地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