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章 曹操:我的梦想是做华夏领袖!_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曹操:我的梦想是做华夏领袖!

  李世民看着天幕要评价曹操的帝王能力。

  思考片刻之后,做出了他的评价。

  “曹操吗?”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操虽然没有名正言顺地成为帝王,但是却是东汉末年魏国的实际掌权者。

  而且曹操在后来被追封为魏武帝,可以说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了。

  曹操军事和策略上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可以临危不惧处理急变,料敌设置奇兵,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但是在治理国家上的才智上却略有不足。

  简而言之,就是曹操的帝王术不行。

  首先,帝王术体现在治民上。

  曹操对待百姓的态度极为残酷。

  曹操早年为了替自己父亲曹嵩报仇,在攻打徐州之时,每攻下一座城池,便会屠城。

  光史书上记载的,就有十余次,当然其中也包含了曹操手下军队的屠城行为。

  而曹操对待百姓的态度,不仅屠城,还会杀降。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俘虏了袁绍手下军队七八万人,这些人全部被曹操坑杀。

  杀降之后,后面的战争就变得很难打。

  所以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但之后收复河北却用了七年时间。

  这极大地拖延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

  可能曹操是怕归降的军队,日后会反叛自己吧。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屠城和杀降,都让百姓对其离心离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每一个帝王,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如果日后能统一天下,那么这些归降的百姓,在日后都是自己的百姓。

  总之,曹操的治民策略是:恩威并济,暴力辅助。

  其次,帝王术体现在治吏上。

  东汉末年是士族豪强的天下,他们的力量甚至能左右政治局面。

  曹操的手下有众多出自士族的人才,但他对于士族豪强却是打击并不重用的态度。

  甚至杀害了不少出身士族的名士,也引发了不少叛乱。

  而且曹操多疑,手下掌控兵权之人皆是他的宗族,即曹氏和夏侯氏。

  所以曹操手下优秀的外姓将领,只能当他宗族之人的部下。

  最后,帝王术体现在中央集权上。

  曹操早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确实能够利用匡扶汉室的名义为他网罗人才。

  就连跟随曹操多年的荀彧也是忠于汉朝的。

  然而到了后期,一些忠于汉朝的人就变成了反对曹操的人。

  所以曹操在外征战时,都不敢远离政治中心太久。

  生怕出去久了,忠于汉朝的大臣会发起叛乱。

  李世民觉得,曹操的帝王术甚至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就把蜀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深受百姓爱戴。

  天幕还要拿曹操和他比。

  那必然是比不上他的。

  他以民为本,广开言路,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