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缝合怪VS集大成者_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大贡献。

  当然,也有人批评董仲舒的思想体系过于强调王权,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儒家原本强调的君臣之间的关系。

  【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加强中央集权,为未来讨伐匈奴、清理诸侯奠定基础,二就是为了确立统一的价值观。】

  【虽然秦朝设立了郡县制,但在管理如此广阔的领土时,难免要出现天高皇帝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思想、标准和价值观,确保西汉的官员能够协同一致地处理问题。】

  【只有当官员遵循统一的标准时,百姓才能形成统一的观念,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货币,而汉武帝则开创了统一思想的先河。】

  【通过董仲舒改造儒家,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刘彻面露喜色。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整个国家都必须有着统一的思想。

  用文化的方式来统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决定。

  看来自己对后世的贡献,不止是攻打匈奴的举措,还有这个统一思想之功。

  而董仲舒则是满脸复杂之色。

  他看到天幕中后人对自己改造儒家的看法。

  有人赞同是标准答案,有人批判禁锢思想。

  然而为了社会稳定,他也只能如此。

  当百姓有了统一观念,就可以减少分歧和冲突,大汉的社会秩序才更容易维护。

  或许用来统一思想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但是统一思想的必要性却是不能否认的。

  【那么,这些帝王是否真的深信他们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呢?】

  【从某些帝王的言论来看,答案似乎并不肯定。】

  【例如汉宣帝就曾说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俗儒不达时宜,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这表明,即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主导思想,帝王们也并不完全信任或接受经过改造的儒家理论。】

  【在汉武帝之后,虽然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主导地位,但儒家内部却出现了多个派别,对于同一经典文献的解释也存在分歧。】

  【例如,荀子和孟子,尽管都归属于儒家,但他们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这种分歧使得统一的标准变得困难重重。】

  【为了消除这种分歧,确保思想的统一,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召集全国大儒在白虎观举行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史称“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汉章帝亲自主持,官员提问,儒家学者讨论并给出答案,最后由汉章帝进行裁决。史学家班固则负责总结整理,最终形成了《白虎通义》这部著作。】

  【这本书虽说出自儒家,由儒生创作,但实际上和儒家毫无关系。】

  【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世界观、社会制度、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甚至对个人的婚嫁年龄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就意味着皇权已经彻底垄断了对儒家思想的解释权。】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