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章 征书,朕要编纂《大典》_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长,即使有些失实或僭越之处,但只要书籍有可取之处,就应兼收并蓄。】

  【全天下人都知道我办事向来正大光明,我怎么会一边下诏广求图书,一边却从中找茬,一边整人呢?】

  各朝古人哗然。

  这就是朝廷宣布要征集图书的目的吗?

  为了从书中寻找不当言论,再给写书之人判罪。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看来君无戏言,就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戏言。

  【那些愚昧的文人们轻信了你的谎言,纷纷上交他们的著作。】

  【他们未曾察觉,皇帝不过是政治舞台上的角色,他的言辞是黄金还是毒药,全在于是否能为巩固统治服务。】

  【你策划的征集书籍、编纂《大典》之举,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阴谋,无异于新的“焚书坑儒”。】

  【当万余种书籍汇聚于你手中时,你又颁布新旨,命令各地总督巡抚严查收缴书籍中的违禁内容,并直接向你汇报。】

  【你暗中授意地方官员,借此次收缴书籍之机,销毁一切攻击、诋毁朝廷的异端书籍。】

  【你的目的已然初步达成,大量书籍在火海中化为灰烬,被销毁的书籍数量几乎占到大典的3/4,被删减的文字也占据大典的1/8,大量珍贵的文献在这场浩劫中毁于一旦。】

  【我并非夸大其词,以乾隆修《四库全书》为例,他在征集书籍的过程中,实则寓禁于征。】

  【据粗略估计,仅在乾隆三十九年到五十八年间,官方禁毁的书籍便多达3100余种,共计151000余部。】

  “不知道有多少珍贵书籍被毁。”

  嬴政发出一声感叹。

  天幕中的数据,仅仅官方禁毁书籍的种类和数量。

  在民间,必然许多人迫于文字狱的压力,将自己的藏书大量销毁。

  其数目远超官方,数量无法估量。

  他此前也想焚一部分书籍,不过他都派人抄录了副本。

  而且,天幕播放过华夏后世的教育情况之后,他就没有了焚书的想法。

  此刻,他只觉得十分可惜。

  乾隆的脸色又开始难看了。

  盛世修书,这早就是传统了。

  宋朝宋太宗修《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宋真宗修《册府元龟》。

  明朝永乐皇帝修《永乐大典》。

  他的爷爷也编修了《康熙字典》、《大清会典》、《全唐诗》等重要典籍。

  他也想要比肩他的爷爷康熙帝,编修一部旷世之作。

  正好朱筠提出《永乐大典》辑佚,他便做出了编修《四库全书》的决策。

  他要修《四库全书》明明是为了天下太平。

  他要更好的统治中原,着手进行正统性的构筑。

  哪有的那么不堪。

  顶多就是在征书的同时,顺便对征集的图书进行一次全面又彻底的审查罢了。

  一旦发现书中有怀念前朝、抨击大清统治、违背程朱理学及传统礼教以及含有大不敬言论的文人作品,这些书籍便会被删改、抽毁,甚至是全毁。

  这些书籍都不利于满清的统治,还留着干什么?

  等着再变成之前民间流传的奏稿吗?

  等着百姓看了,又想反清复明吗?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