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7章 摩擦、启发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算和中国人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霍尔克看来。他们虽然很勤劳,但是他们掌握的知识却很少……不,其实已经很多了。

  白手起家的三十年、还有在被近乎完完全全封锁的这二十年来,中国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发展了一个现代化体系的基础。

  但对于霍尔克而言,他们的技术还是不够看的。

  和对方讨论了一下之后,霍尔克就找了自己带来的几个能源方面的教授,给这些人科普一下。

  但霍尔克玩玩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

  “由于sofc主要靠固体电解质来进行电池的结构性支撑,所以电解质通常要比较厚。但过厚的电解质又不利于电的产生,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什么一定要用电解质进行支撑?换用别的材料来进行支撑,不久可以降低厚度了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个简简单单的地方,却让这几个专家们兴奋不已!

  之前,专家们一致在寻求一种更适合的电解质。

  但是这个时候,中国人却告诉了他们另一个方法。这种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方法,立刻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没什么,我们不过是旁观者清罢了……”

  中国人是这样谦虚的。

  不过这个简单到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的确是旁观者清。

  变薄的电解质就能在低温时产生更高的能量输出,同样的,进阶版的多层电解质设计则能产生更多的电能。

  这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的新电池在同等体积下的发电效率将是普通固体氧化电池的10倍!

  在产生相同电量的情况下体积又要比汽油发电机小,换算下来,一颗20厘米*20厘米*20厘米的新电池就可以替代原先体积庞大的电池组驱动电动车了!

  如果将现在的氢气燃料电池改装为固体燃料电池,将能够至少跑出800公里!

  嗯……利润上,但是这玩意儿的反应温度至少还需要700多度,而且只是理论上而已,真正的研究,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对于固体燃料电池而言,高温是商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因为要想汽车在高温下运行,制造商就必须采用昂贵的耐温材料来制作配套设备,否则廉价材料将因忍受不了频繁的升降温而老化最终失效,而且操作温度过高还将延长汽车的发动时间。

  因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将反应温度降低至350度,才可以在汽车中应用。

  算起来,现在看来,还是氢能汽车更便宜,因为氢能汽车对于材料性能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能够更加的廉价,相对而言,几克的铂算什么呢?

  不过这事情。霍尔克倒是立刻让人通知了美国国内,而他对中国人的看法,也改变了一些……

  ……

  美国。

  “叫姐姐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