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强敌众多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由淮扬入江南必是其主力一路,我们集中四十五万大军只需击败建奴这一路,便可挫败清军的攻势,只要挫败了清军的攻势,回头再收拾左良玉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已!”

  朱由检现在也懒得再等这些人再提出什么建设性的策略,便干脆将自己的计划先说了出来。

  事实上,朱由检也并不敢保证自己的策略能不能达到目的,他只能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熟知来判断,历史上的左良玉东进失败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左良玉突然身亡,再加上黄得功及时赶到,抵挡住了左良玉的攻势。而现在,朱由检也只能继续依靠黄得功和即将发生的一个偶然事件来应对左良玉起兵之事。

  近卫第一二三军是他一直准备对付南下清军的,一定不能调防其他地方!

  这是朱由检必须坚持的东西,他宁愿让大明落入左良玉手中,也不能让大明落入满清手中!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清军能长驱直入江南,与马士英把南明大部分兵力调到江右阻挡左良玉不无关系。

  在场的官员没想到陛下朱由检会做出这样的指示,金炫不由得问道:

  “陛下,左良玉实力不容小觑,靖南侯未必能抵挡得住,且朝中还有东林党掣肘,谁知道左良玉起兵时,会不会有人突然响应,即便不调近卫第一二三军去江右,也应回防南京,既弹压住朝廷内的逆臣贼子又可应对来自左良玉和鞑子的攻击!”

  “陛下,微臣也认为可调近卫第一二三军回防南京,若南京不守,还可退守杭州!”刘孔昭附和道。

  朱由检没想到竟然会有两位重臣建议回防南京,便问向李明睿:“李明睿,你以为如何?”

  “微臣觉得陛下所提之战略是现在最好的方式:

  如果说近卫军是我们的一把利剑,回防南京无疑是收回利剑,若一旦左良玉降或者联合清军,我们就将陷入被合围攻击的局面,南京不一定能守得住,甚至能不能退守杭州都不一定,福建郑氏会不会东进仙霞关,然后北上挡住我们后路,这些都是不可预料的,而按照陛下的方式,只要挡住了鞑子的攻势,我们就能保住半壁河山,左良玉即便占领了南京,只要陛下没在南京,他也不过得一空城而已,若挡不住,与其他策略都是一样的结局。”

  朱由检又看向周遇吉。

  周遇吉表示同意李明睿的分析。

  刘芳亮则建议留第三军抵抗鞑子,第一军第二军西进抵抗左良玉部,在他看来,有他的第三军便能挡住鞑子。

  朱由检和其他官员都不由得暗笑刘芳亮太过单纯天真,但都不同意刘芳亮的建议。

  毕竟在场的都是体验过清军战斗力的,都不敢冒险只让一个军抵挡鞑子。

  马士英依旧坚持己见,希望朝廷先除左良玉再挡鞑子,自从他得知左良玉和东林党说他是奸臣要起兵诛灭他后,他脑海里只想的是如何让左良玉和东林党的黄粱美梦破灭。

  “陛下,无论是以何种策略都是孤注一掷,殊死一搏!无论用何种策略,臣等皆已抱定必死之决心,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微臣请陛下乾纲独断!”

  李邦华直接匍匐在地,向朱由检行大礼。

  在他看来,朝廷面对的的确是一个死局,至于死局能否可破,一半看天命一半则看皇帝陛下朱由检的个人造化。

  马士英忽然觉得李邦华说的也很对,无论是何种策略,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要如何做就如何做,自己不过听命行事或兵败殉节而已。

  “请陛下乾纲独断!”

  马士英跟着这么一喊,其他大臣也站了出来:“请陛下乾纲独断!”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