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这下国库有钱了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检这么一说,韩守敬等人连说明白。

  而此时,内阁首辅户部尚书也来上交最终的应天府崇祯十八年的商税税银总额:“回禀陛下,此次征税,应天府南京城里共收税银三千八百二十六万三钱五分银元,应天府其他州府共收银两千七百二十六万七钱四分银元,合计共收税银六千五百五十二万三钱五分银元。”

  “这么多?”

  朱由检颇感到惊讶,他虽然知道大明民间极富,但也不曾想到光是一个应天府就收税银到六千多万银元!

  但一细想想,郑之龙一年的海洋利润都能高达数千万两,一个贪官抄没都能抄没出几百万两,天下最富的应天府收税银六千多万银元倒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朱由检并不清楚南京城外的应天府其他地方有没有存在逃税漏税现象。

  不过,能收到六千多万银元也让朱由检很欣慰了,这比他当年只靠着几百万两国库收入过日子的时候要好得多了。

  两个月后,内阁首辅范景文再次奏报大明除应天府外其他地方的税银也陆续运抵京城,也依旧有七千多万银元。

  也就是说,此次征税工作,朱由检的大明朝廷共获利一亿五千多万银元,这里面包括大明中央银行通过兑换业务的获利。

  一亿五千多万银元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大明之前二十年的国库收入!

  这还仅仅只是崇祯十八年的征收。

  朱由检开心地笑了,他没想到晚明的商品经济已经发达到这种地步,尤其是江南地区,简直就是富得流油,自己这一加征比向农民加征划算多了。

  有人说大明的经济主体还是农业,为国家国库收入承担主要义务的应当还是农民。

  但大明大部分的农业收入都控制在士绅地主手里,大明朝廷一加农业赋税收入相当于只加重了获得少部分农业收入的自耕农的负担,而对占据农业收入大部分的士绅们反而没有加重。

  所以朱由检觉得自己加重商税征收并未违背经济逻辑,毕竟此刻进行商业活动的大部分都是士绅地主阶层,从他们身上加重的赋税就相当于从他们手里夺走了一部分农业收入归于国家,而达到有效增加国库收入又不加重平民负担的结果。

  朱由检现在需要想的是如何把这一亿五千多万银元花掉,让其产生更多的价值出来。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朱由检已明确规定,除大明中央银行和盐铁专利以及皇家资本控制企业的收入外,各类赋税收入都是归国库的,也就是说一亿五千多万银元里的一亿三千多万银元将要由他这个户部尚书做主。

  人有钱了就好结交关系,而朝廷有钱了也好办事。

  最近,内阁首辅范景文和负责开支的户部右侍郎祁彪佳是最受欢迎的,各部寺院府等衙门的堂官排着队给两人送礼请吃饭。

  甚至,还有地方督抚也开始给两人额外加送了冰敬。

  原因无他,都想着能从户部多批一点款项。

  朱由检也知道大明官员俸禄低,现在还不是改革各级官员政治待遇的时候,也就给户部尚书范景文与户部右侍郎祁彪佳下了指示,只要不太过分,趁着朝廷宽裕的时候,尽量满足各部衙门的需求,但户部必须控制好这个度,别到时候没钱了挪用内帑。

  若真到了那一步,除特殊原因外,户部右侍郎与户部尚书直接就地革职。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