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2章 北伐!北伐!(第1更)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朱由检还是选派了提倡重农亦重商和新儒学的黄宗羲为会试主考官。

  黄宗羲算是儒林中思想比较激进与不那么保守的官员。

  虽然朱由检现在为了保证北伐时后方不至于再次出现动乱而不先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朱由检可以通过对会试主考官以及副主考官等的选择来决定新的候补文官们到底会不会依旧只是些理学名臣,而没有王学门人。

  而且,为了让文官们也能保持活力与朝气,朱由检特地嘱托黄宗羲务必录取文章中有锋芒有推陈出新之主张的为进士。

  如今的大明是需要朝气的,是需要敢闯敢干事的改革派年轻官员的,不需要中庸之臣。

  因而朱由检摒弃了科举制度一贯爱取一些四平八稳观点平淡无关痛痒之文章的习惯。

  即便这样可能选上的这些官员或许是抱着满腔热血却毫无人生经验的愣头青,朱由检也觉得无所谓,因为文官集团内部需要的不是稳而是敢于想自己的阶级利益开刀的勇士。

  除此之外,朱由检还再次加大了进士录取名额。

  这一次帝国进士录取名额直接突破八百名!

  如何打破精英教育实行平民教育,让精英阶层丧失来自对文化垄断和教育垄断的优势,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降低庶民阶层进入官僚阶层的门槛。

  如同后世降低大学录取难度一样,如今朱由检增加进士录取名额也是一种方式。

  至于这种方式会导致士绅阶层壮大且享受官绅不纳粮特权的群体越来越多的隐忧,朱由检现在是不担心的。

  因为在北伐之后的没几年里,他计划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官绅不纳粮的特权动手。

  现在的他军权在手,财权也在手,而基层亲民官吏又逐步由自己的近卫军转业官兵代替,现在的他只差等北伐胜利后提拔一批锐意革新的官员去实施自己的进一步改革的政策而已。

  朱由检不相信大明如此多的官员中,就没有一个改革家。

  十月初七日的这一天。

  晨光熹微,南京紫禁城的轮廓开始逐渐在灰色的天际下显现出来。

  朱由检持着天子剑,骑着披金甲的战马,身着帝王戎衣,朝皇极门外的广场走来。

  此时的大明近卫军第二军一共十五万人马已全部集结于皇极门外的广场上。

  朱红色的崇祯二十二式线膛枪由步兵战士们紧握在手中,排成一条条直线直接绵延到视野之外。

  草绿色的线膛炮也并排列在炮兵阵营的前方,炮口直指北方的天空,在蔚蓝色天际下显得威严十足。

  陆军士兵皆是红色鸳鸯战袍齐腰甲和皮靴以及白手套红缨钢盔,海军士兵皆是纯白色呢子衣加黑色长靴,一个个是威武不凡地立于广场之上。

  而在长江江面上则是花费两年重新打造出的巨大宝船战舰一艘和一艘三级风帆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