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7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钧令,不由得颇为恼怒:“也就是说,如果本君不现在进京,两日后便会被驱逐出境了?”

  “按照他们的意思就是如此,大君,我们不能再僵持下去了,虽然我们在南京花了他南京外交部不少钱,但相比于我们想通过进贡得到的赐礼而言还是很少,我们不能就这么白白离开,不然我们带来的贡品就献不上去,就得不到数倍的厚礼,就没法赚取更多的银元,我们就等于会空手而归,让国内的人笑话我们。”

  一名朝鲜官员对朝鲜大君李渲如此说道。

  麟坪大君李渲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选择去南京外交部见南京外交部右侍郎项国台。

  “我们老爷近日身体不适,恐怕不能送大君去京了,请等五日后再说”。

  这名右侍郎项国台也挺聪明,知道朝鲜使团现在急于进京,便借故托病来拖延时日,有意要从朝鲜使臣这里敲诈一笔银元。

  麟坪大君李渲也不是笨蛋,买了两根价值上千银元的人参送给项国台后,项国台的病也就好了,便在一个月到来之前的一天启程带着李渲等朝鲜使团往京城而去。

  如今南京与北京之间,主要交通还是走水路,尤其是在漕运又重新疏通后,尽管海路已经成熟,但对于不愿意付高昂海运成本的下层商人与普通百姓而言,依旧选择走漕运。

  而又加上路引制度取消和人口数量增加以及商业贸易的发展,漕运比之前更加繁忙。

  但偏偏这朝鲜麟坪大君李渲刚过扬州就突然说自己的大君印章丢了,忙要南京外交部右侍郎项国台找大明官府帮忙寻找,说自己的印章在南京都还在,甚至直接推论当是被人给偷了,因为有一日驿站歇脚时,有一大明士子碰撞过他。

  如此以来,南京外交部右侍郎项国台硬是找到了扬州知府谢书与应天府尹付明远。

  甚至还找到了南京警务总部尚书兼漕运总督薛所蕴。

  而薛所蕴一听闻朝鲜使臣麟坪大君丢了印章,直接就将南京到扬州段的水路给关了,命人严查过往商船和人!

  “部堂,这样做恐怕不太好吧,这南京到扬州段的漕运一关,会有多少货物运不出去,一天损失不下十万银元啊,而且就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朝鲜使臣的印章,这太划不着了”,南京兵部左侍郎吴思不由得劝道。

  “你不明白,正好本官可以借着朝鲜使臣丢印章一事,把南京到扬州的漕运给关一段时间,不准民船过境,这些民船被逼无奈只能来送银子才行,到时候我们就能有不小的收获;

  而上面即便怪罪下来,我们也有理由搪塞,说是为了帮朝鲜使团侦破被盗的印章,为了破案才不得不如此,到时候再花些钱去打点,不就没事了?再说,我们若能成功帮朝鲜使臣找到了印章,说不定还能得到朝廷嘉奖。”

  薛所蕴这么一说,吴思也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也的确因为如此,整个南京到扬州段的许多民间商船都拥堵在了南京到扬州段。

  一时间,百姓们怨声载道,说耽搁一天便损失无数银元,特别是运输水果与熟肉类保质期较短产品长途售卖的商贩更是苦不堪言。

  “这位官爷啊,求求您了,您看我全身都被你搜了个遍,您就放我出关吧,不然我这些鲜鱼就要全死光了啊!”

  此时,一名急着北上贩鱼的大明商贩就不得不向一关卡的官差苦苦哀求起来。

  “你鱼死光了关老子什么事,朝鲜使臣的印章一日不找到,这关就一日不能开,怕鱼死掉,就倒进运河里去!”官差说道。

  “这朝鲜使臣到底有什么资格让整个漕运被关啊,我们交了税银不让我们过,这还有没有天理啊!”一商贩不由得说道。

  这时候,一名东厂番役取下斗笠走进了扬州城:“火速报给指挥使,漕运被关,民怨甚大!”

  为书友默子戏舵主打赏加更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