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附件:中江武林述略_玄武奇侠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学成后曾在川军二十九军田颂尧部任国术教官,也曾参与四川省国术馆的擂台赛及裁判。一生收徒弟最多,有父子两代登门拜师者。

  陈止亭年龄略小于吴,在肖门下以气功闻名。

  中年后在三台县属设棚授艺曾流传一个故事:里人要陈表演功夫,陈袒腹运气,须臾,脐下坟起,坚硬如铁,壮汉两人合力推旧式撞杆铁头,撞杆猛击其腹,陈屹立如山,撞击后还颇有回力(壮汉之一陈某,至今还在,年逾八旬,常为人道此事)。

  由是,陈声名大噪,参师学艺者接踵而至。陈为人若私塾教师,长袍马褂,谦逊有礼;工书,常为人写匾对;嗜酒;人称海量。讲述技艺,娓娓动听。

  吴门弟子中以朱智涵道长最享盛名,朱是山东泰安人,少年遇家难(连年大旱),出家为道士。

  其师朱教玉原籍四川中江大镇,师徒长期云游,历苏、皖、浙、闽、鄂、豫各省,足迹遍半个中国;凡道教洞天,莫不朝见;名山胜迹,莫不游览;遭奇材异能之士,莫不结纳。

  清朝末年入川,最后回到大镇。朱酷爱武术,向吴春老师学艺,手中常玩弄两个亮的铁丸。有人看见他以石投雀,无不应手堕地。

  他身材魁梧,终身未娶,练功最为专心,在兴隆城隍庙,龙台天后宫、江西馆等地,住持最久,所收弟子最多。平时以卖开弓大力丸及跌打膏药为主要收入。

  朱的弟子中,以江油人范剑英(又名范无病、即现在名满国内外的嵩山少林寺住持海灯法师)为最著。朱享年百岁,于一九七三年病故。

  与朱同师学艺的,在中江尚有合兴王醴泉,王早年丧亲,小于朱十二岁,但却早于朱拜吴春为师,因而朱称王为师兄。

  王早年虚心学习,艺成后充当二十八军国术教官,收徒亦众,子女皆习武艺。王工北派腿法,名重一时。

  与朱王同时的武师,尚有仓山大华的缪云从,曾长期在二十一军任国术教官,稍晚其堂弟缪执中(健在)亦知名。

  他如石笋兰玉堂,工器械;泥金张德科,有勇力。城关曾应奎,以卖药为业,曾开棚授传。城关邓则安,武术尤精。

  邓少年时在蓉学织布,清光绪末拜成都武术闻人刘崇骏为师学艺。民初返故乡。

  又向陈止亭,吴炳奎、袁家才参师,邓练南派拳颇勤奋,善使器械。

  曾流传一个挨青杠棒吃海参席的故事。

  中江新坪人苏永贵,任团防队长,酷爱使拳弄棒,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与邓交往时,在朋友撺掇下,双方酒后赌赛技艺。

  约定苏用神庙内青杠棒(敲钟用),在邓的臂上猛击,打十下为限。如把邓臂打折,邓办理海参席两桌;反之,由苏认输。证人十余人,不论谁输,总有席坐。

  约定苏双手举棒,向邓臂猛击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