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授徒与图书馆_三国之我是四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麒出言问道:“岳父大人今日何事如此高兴?”蔡邕平时虽然不像老古董一样不言苟笑,但也不是大喊大叫不稳重的人。

  “哈哈,今日印书坊来报说吾之藏书全部刊印完毕,这也多亏贤婿啊!”蔡邕别的不好,就好书。别的没有,就是藏书多。好几千种藏书,在大汉那是首屈一指的。

  曾麒听到蔡邕说到藏书忽然生出一条妙计。自己不是想要对付世家了吗?眼前不就是把好刀么!先挖断世家的根基再说。于是对蔡邕说道:“岳父拥有藏书几千本,把他们放在家里岂不可惜?麒今年想建造一家图书馆,明年还要禀明大哥建立一座书院,希望岳父能够全力支持。”然后将建图书馆的细节一一向蔡邕讲述一遍。

  世家大族垄断了大汉九成九的出仕名额,因为只有他们读的起书,也只有他们有藏书。曾麒想先建立一座图书馆,免费开放给寒门子弟读书,潜移默化的增加寒门的识字率,然后再建立书院大量招收寒门子弟,培养自己的人才,到时将军府再也不会受到人才的制约,世家也就再也不能左右政局的走向。

  “好,贤婿既有此意,吾当助之。可将藏书全部搬去图书馆?”蔡邕很爽快的答应了。曾麒很是高兴,雷厉风行的让李义带人上街去找商铺,只要有了合适的地方,就可马上开张了。

  “来人,去知会夫人一声,备酒菜,中午我与岳父大人不醉不归。”仆人匆匆前去通知蔡琰。显然翁婿二人兴致都很高。

  “报家主,将军府程从事遣人传话,王家族长来到县衙接王家三公子,说是军师让他亲自来的。”仆人说完曾麒才想起是有这么回事。

  “你去告诉仲德,说我准备开一家图书馆,尚缺不少藏书。去吧,就这么说。”曾麒正不知从哪再弄些书呢,就有人送上门了。

  仆人领命匆匆而去。待酒菜备齐,翁婿二人兴致高昂的从中午一直喝到太阳落山,这回可是真尽兴了,都是被抬回屋的。

  三天后的清晨。在吴郡东市正街上,有一座三层木楼商铺正在开业,匾额上书:三味书屋,字迹苍劲有力,韵味十足,乃是蔡邕的飞白体。

  书屋正是曾麒所说的图书馆,短短三天的时间就开张了,这让他体会到了权利的魅力。图书馆规定任何人都可进入书屋看书且不收费用,不过只许在楼内看或抄写,不许带出书屋。仅仅开张了一天,人群就蜂拥而至,大多都是贫困的寒门子弟。

  “师父,你这用的是釜底抽薪之计吗?”坐在对面酒楼里的郭嘉看着面露得意之色的曾麒问道。

  “孺子可教也。”曾麒笑了笑继续说道:“可惜啊!不能立竿见影。”

  “师父不是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况且欲速则不达嘛!”

  “哈哈,奉孝说的有理,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等。”说完师徒二人转身离开酒楼。

  带着郭嘉,来到了刘备的府邸。刘备正与妻子甘氏在后花园散布。历史的惯性果然很强大,甘氏还是成为了刘备的妻子,不知道会不会有阿斗,会不会还像历史上那样的扶不起。

  “大哥好雅兴。”曾麒跟刘备打招呼,又向甘氏行礼说道:“见过嫂嫂。”二人见曾麒来了都很高兴,将他与郭嘉让到客厅,奉茶待客。曾麒向刘备讲述了图书馆的作用和明年建立书院的事。刘备大力赞成,并推荐蔡邕作为书院祭酒,兄弟二人商量完具体细节,曾麒拒绝了刘备的挽留,起身告辞回家。

  进入家门,有仆人禀报,城里的世家都送来礼物,祝贺曾麒图书馆开业。曾麒冷笑一声,礼物照单全收。

  世家或许不知道图书馆意味着什么,或许知道也不在乎。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已经开始撬起了大汉世家的根基。岂不闻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