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教儿_三国之我是四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对于多是木质结构的房屋来说那纯粹就是找死。

  这下不冷了吧,看着儿子在温暖如春的书房里读书,小脸不再冻的通红,小手也能伸直了,曾麒内心一阵舒服、敞亮和欣慰。

  “四弟,四弟你在哪呢?”这个大嗓门不用说就知道是张飞。

  自从曾麒在制作火炉时顺便做出了蒸酒器,弄了几坛高度酒送给张飞一坛后就惹事了。

  张飞就时不时的派人来索要,这不昨日刚编了个理由打发走家仆,今天就亲自上门了。

  “三哥今日到我府上有何贵干啊?”曾麒明知故问,一副热情的样子。

  “嘿嘿!没事,就是多日不见有些想念四弟了。”张飞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看到他如此窘迫的样子曾麒哈哈大笑,将张飞请进书房,稍后吩咐下人去酒窖取酒。

  “咦?四弟这书房为何如此温暖如春啊!”张飞抱起曾炎玩闹一阵才反应过来屋里一点清冷都感觉不到,反而还隐隐有些发热。

  曾麒一阵解释之后张飞吵着自己家也要弄上这玩意儿。

  “三哥不必着急。麒已吩咐工匠加紧赶制煤炉,大家都有份。”

  张飞在得到承诺后在书房中转了一圈顺了两本书后抱着两大坛酒心满意足的走了。

  三日后蔡邕打上门来,责怪曾麒为什么著作如此经典不给他这个身为大儒的老丈人雅正,反而让张飞那个莽汉先睹为快。

  曾麒有些发愣,在蔡邕的解释下终于明白了。原来上次张飞将顺走的《三字经》和《百家姓》本想拿回家给自己的儿子小张苞(吴郡孙氏所生,不是历史上的夏侯氏)读的,没想到让教张苞的书院老师给发现了,马上带回书院交给了身为祭酒的蔡邕,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岳父大人息怒,麒就是写出来教炎儿的,没想那么多。”曾麒一边赔笑脸一边解释。

  蔡邕可不管曾麒是不是两州之地的‘二把手’,一样没好脸色,最后将两本书和数学教材一起打包给带走了,临出门时还一个劲儿的数落,要是以后再写什么一定要先拿给他看。

  短短几天时间里在蔡邕有意的推波助澜下曾麒的才名响彻江东士林之中,已隐隐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吃瓜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把曾麒以往的事迹全都挖掘出来了。连几年前洛阳文会上的《锦瑟》与《阿房宫赋》都打听的清清楚楚。

  刘备传出话来说若曾麒能再写两本这样的著作,那‘假期’再延长半年。

  戏志才等人也出来凑热闹,把曾麒著有《三十六计》兵书的事传了出来。这个消息一出更是如同炸雷一般,可以说响彻天下。

  若是只著写两本儒家经典那还在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内,要是还著有兵书那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一时间曾麒被誉为世上最面轻的大儒、兵法大家,已经能与蔡邕、卢植等老一辈比肩了,书院士子纷纷请求让他到书院讲学。

  想当面请教学问、拜师的也不在少数,在府邸周围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轻学子久久徘徊,要不是曾麒位高权重,他们指不定就要冲进去呢。

  现在的曾麒很委屈,不就是写了两本启蒙读物吗?至于这么疯狂吗,弄的自己连出门都不敢,他发誓以后再也不当文抄公了。

  曾麒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待着这阵风头过去。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蔡邕带着卢植找上门来了,瞬间曾麒头都大了。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