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孙策立业与天子东归_三国之我是四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最后只身逃回襄阳向刘表请罪。

  刘表那个气啊!不过也不能真的把小舅子杀了吧,只能痛骂一顿了事。而后又以文聘为将,蒯越为军师再次兵发荆南,历时数月双方互有胜负,眼看谁也奈何不了谁,只好罢兵改为对持,自此孙策彻底在荆南四郡站稳了脚跟。

  而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李傕、郭汜二人平时就矛盾重重,而这次因为争夺话事权而大打出手。皇帝刘协趁机逃出长安,在杨奉、董承等一干自诩为忠臣的护送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东归洛阳。

  此时的洛阳因董卓的一把大火早已残破不堪,在众位大臣的建议下刘协下旨召四方诸侯来洛阳商议迁都之事,而恰巧兴平二年走到了尽头,小皇帝就顺势改元建安,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

  “四弟,我等真不去洛阳吗?”刘备一脸期许的望着曾麒。

  对于迎天子来吴郡之事曾麒已经反复思量了其中的得失利弊,终究还是弊大于利。

  一来刘备以忠义著于四海,根本不能干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来。二来最让曾麒头疼的是小皇帝与那帮自以为是的大臣的‘捣乱’能力。要知道历史上这帮人可没少给曹操找麻烦,曹操能走上国贼的道路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

  “皇帝年幼,好听信谗言。到时我等是听大哥的还是听皇帝的?”

  曾麒此话一出憋的刘备面脸通红。凡是有野心之人都不允许自己头上还有一位太上皇,如今坐拥两州之地势力庞大而且还是皇室宗亲,若说刘备对那个位置没有心思,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大哥,四弟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不去洛阳为好。”张飞在一旁大大咧咧的说道。

  “主公!忠也觉得军师说的有理,只是恐怕我等日后要受制于他人。”

  戏志才说完程昱等人也一致认为不迎天子为好。刘备一寻思也对,不过还是吩咐简雍准备粮食、财物送到洛阳贡献天子。

  在皇帝东归一个多月后曹操在荀彧等谋士的劝说下决定起兵迎天子。

  荀彧此人乃不折不扣的汉室忠臣,而且还是死忠。晚年不惜与自己辅佐一生的人决裂最后郁郁而终,就是因为曹操僭越称公。

  言归正传,在曹操起兵时简雍已经押送大批粮食、财物抵达洛阳进献给天子。

  此时的朝廷可以说是缺衣少食、窘迫不堪,见到如此多的物资刘协非常高兴,当场晋封刘备为骠骑大将军、假节钺、加九锡,而诸位大臣看在物资的份上也都选择性的遗忘了刘备不来迎天子的事,异口同声的喊陛下圣明。

  在简雍完成任务启程返回江东时,曹操领兵赶到了洛阳。

  开始刘协与众位大臣根本没把曹操这个宦官之后放在眼里,他们心里最理想的选择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可经过两年的修养恢复,袁绍正憋足了劲儿想一举消灭公孙瓒夺得北方各州,哪有功夫搭理你个有名无实的小皇帝啊!

  就这样几个月的时间就等来曹操一人,就连刘表、刘焉等汉室宗亲都没有丝毫表示。没办法,洛阳实在是太残破了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只好准许曹操所奏迁都许昌。

  知道结果的曾麒对此事没有多做关注,此时在他的书房中刺影统领武进正躬身立在一旁等待命令。

  “武进你亲自去荆州襄阳一趟,将此信亲手送到在水镜先生那里求学的徐庶徐元直手里。”说着将手中的信件递给武进,“你只告诉他‘反间计’这三个字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多说。”

  武进领命退下后,曾麒自言自语的说道:“荆襄九郡啊!真是好地方。”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