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61_星极的魔法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杂的概念。

  在人机转化方面,确实也发展出了机械预判分支,但更多的都是生活化的机械运用。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机械预判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不能让之成为主导。说真的,如果机械预判那么有用,人类早就用智能机甲取代需要人类驾驶的机甲了。

  沈星极却在答卷里写到,提高机甲的人机转化率可以从机械预判入手。

  支教授继续往下看。

  沈星极说的机械预判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预判。

  首先,它并不仰赖大数据。在战场上,过于仰赖大数据只会坏事。因为战士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让自己在战场上活下来,而是要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他们要听从指挥官的指挥。上一次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是这么打的,但这次指挥官运用了新的计谋。

  其次,它并非单纯地分析机甲战士的肌肉变化趋势。单纯分析肌肉变化趋势没有用啊!就算分析出了机甲战士在秒以后要抬起右臂,你知道他是要动用右臂上的粒子炮呢,还是激光炮呢?在战场上,任何一点失误都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沈星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判模型,用微粒子流来预判脑波。

  “太异想天开了!”支教授喃喃地说。

  现在的年轻孩子们真是太敢想了!

  对于支教授这种程度的大拿来说,沈星极写的东西,他不存在哪里看不懂的。沈星极这个模型中存在一些致命问题,因为他缺乏实验条件,很多数据都相对模糊。这太糟糕了,如果这是支教授的学生交给他批改的论文,他肯定会打回去让他重写!

  但论文的准备周期有多长?写论文时能动用的资源有多丰富?

  沈星极这篇文章却是在一场比赛里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写成的。他甚至都没有一个可供他独立使用的实验室!在生物机械这块,沈星极更是只上过几节专业大课!

  支教授已经看到了这个模型的价值!

  倒不是说人机转化真的就需要这个模型。搞科研就是这样,有时理论很新颖、很完美,却没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但这种理论就没用了吗?当然不是!它能为全人类提供新思路!在地球时期,人们研究量子力学时不也给出了很多只能存在于理想世界中的理想实验吗,它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诠释,却成为了量子力学的基石。

  支教授从头看起,打算把沈星极的答卷再看一遍。

  这一遍,他用笔在虚拟屏上做了很多批注。有些数据是沈星极弄不到的,但支教授这里有,他给沈星极添了上去。有些地方涉及到了沈星极的知识盲区,支教授在旁边写了关键要点,又给他罗列了几本书籍,这些书籍能够丰富沈星极的知识储备。

  第五轮比赛的结果很快就在星网上公布了。

  沈星极的预判模型太过另类了,再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