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群体的限制,他们还不翻了天了吗?

  那会更加的盘剥百姓的利润,从人民的头上敲骨吸髓,到时候会适得其反啊皇上。”

  胡惟庸紧跟老大哥李善长的脚步,是痛斥商贾之祸国殃民。

  一个人说,老朱心里还有点幻想,可是两个人说着就得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至于就连刘伯温也是反对,这让老朱可麻了爪了。

  额,明明听郑家小子说的是可行的哦,可是为什么到了这些文臣的嘴里那就是不行的呢?

  商贾祸国殃民的论调都出来了,难道商贾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老朱虽然学问不高,可是脑袋瓜好使啊,他隐隐的觉得郑长生的话是非常对的。

  可是又想不出到底哪里对?

  李善长他们三人的论调竟然是异口同声的统一了,都在痛斥商贾之祸,这让老朱非常的为难。

  可是他们说的又貌似很有道理,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儒家的思想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心里咋就感觉那么不甘心捏?

  郑长生的话给他的触动太深了,即便是三个朝中重臣都极力的反对,他心里仍然的留下一丝的念想在心头。

  他很想跟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辩论一番,但是光是心里有,说不出来也不行啊。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好吧,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这话说的已经没有刚才叫李善长他们三个重臣过来议事时候那么雄壮了。

  本来信心满满的,可是被他们三个给扎了一针,气慢慢的也泄掉了。

  这个时候胡惟庸上前跪下叩拜,激愤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皇上,臣建议把出此主意的祸国殃民的奸人交给三法司议罪。

  实在是太过于可恶,竟然利用皇上,这是欺君之罪呀啊。”

  额,朱元璋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的心动会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再说了,自己这是偷听郑长生这孩子的话,哪里是受人蛊惑呢?

  这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吗?

  他呵呵一笑到:“胡惟庸,你严重了,此事是咱一时之间随便想出来的,哪里有什么奸人蛊惑。

  此事不要再议,你们退下吧。”

  说着,老朱一挥袍袖,这就下了逐客令了。

  胡惟庸还想在说什么,可是李善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货才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好吧,皇上都在袒护这个人,那看来这个人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还不一般啊。

  三个人结伴走出皇极殿,李善长一抬头看到站在大殿左边走廊下的毛骧。

  对于毛骧,李善长是熟悉的,大家都是淮西出来的,都是哥们弟兄的,自己年长他几岁。他见到自己私下里都是以老哥相称。

  李善长一招手叫来毛骧,询问皇上为何会有此一问。

  按说皇上的行踪那是秘密中的秘密,要害中的要害,别说问了,就是想都不能想。

  可是李善长就这么做了,毛骧也就这么回答了。

  这也可见二人只见的关系不一样,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老朱对身边人的还是欠缺管教。

  保密措施的不严格,淮西勋贵的老交情,这两点的作用下,李善长终于弄清楚了怎么回事。

  原来是皇上偷听了一个皇子伴读,叫郑长生的孩子和四皇子的对话才这样的。

  他心里放松了,一个毛孩子而已,孩子天真的话,皇上竟然当真了。

  他微微一笑对胡惟庸道:“惟庸啊,看来你我都多心了。”

  他们相视一笑,迈步离去。

  可是刘伯温心里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原来皇上的话是出自这个孩子的口啊,

  这个孩子可是真太大胆了,这样的话都敢说,知不知道他的这番话激起了多大的一个浪花,差点就要引起巨变。

  不过他眉头一皱,想起来方克勤说过,这孩子学习的是其先祖的论著。

  他可不认为这样的话,是一个孩子能够理解的透彻的。

  如果这话是出自他郑家先人的著作,那么这问题可就得好好的想想了,这就应该另当别论了。

  不行,得赶紧找这孩子弄弄清楚再说。

  喜欢大明墨客请大家收藏:大明墨客。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