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徭役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长生看着最后一车野菊运走,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俗话说,货到地头死,他很担心齐掌柜变卦。

  或许是他真的想多了,这年头的生意人,还是非常注重诚信的。

  齐掌柜对于按时交货的这批野菊非常满意,品质都是上乘,而且李秀英晾晒的很到位。

  他抽检过很多袋,果真如她所言,丝毫没有弄虚作假,这真的很难能可贵。

  这么多的野菊,如果光是他的药铺自己消化,恐怕用到明年新菊在开的时候,也不一定用完。

  不过作为金宁县最大的一家中药铺,他可是有着自己的销售渠道的。

  如果运到省城浙江,或者金陵的话,这价格还能在往上翻一番。

  今年单凭野菊,过一个肥年应是不成问题。

  所以他出手很大方,李秀英的钱一次付清,足足的有三十贯。

  嗯,价格方面没什么问题,这跟儿子预估的几乎一样。

  她是看着齐掌柜,手指飞快的在算盘上运算的。不得不佩服,果真是一个珠算高手,算盘珠子打的噼里啪啦,都不带停的。

  最后得出的结果,竟然跟儿子,在地上拿小木棍随便划拉后得出的数据一样。

  之前她还怀疑儿子算的是否正确,可是等齐掌柜的结果一出来,竟然分毫不差,她可就惊讶坏了。

  儿子鬼画符一般的在地上瞎划拉,难道是一种非常高深的计算方式不成?

  嗯,肯定是老族长送的书中学到的!她下意识的以为。

  我儿就是厉害,别看齐掌柜算账的时候,噼里啪啦的挺唬人,可是跟我儿还是没法比。

  有了比较,她心里更美滋滋了。

  入冬的天气有点阴冷,是农闲的时候,同时也是一年中的徭役征发时候。

  征发徭役是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趁着农闲,当地的父母官组织人手,修一修水利,整一整道路,疏通一下沟渠,这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同时也是县尊的政绩体现。

  但是今年郑家村的徭役是就地征发,就地安置。

  因为老族长郑三旺上报县尊大人,他们要整修桥梁和道路,并且不要县府一个钱的拨款,完全由本村自筹钱财完成。

  这也算是变相的服了徭役,而且还能为县太爷省下库银,政绩当然是得算在县太爷头上,毕竟在他的任期内,他的治下完成的。

  反正今年也没有什么大的工程要动工,于是县尊周明通大笔一挥,签字同意。

  不过他还是沉着脸叮嘱了一下郑三旺,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他随时都会过来验看,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三木之下,定叫他好看。

  到时候不但要重新给他们村派发徭役,而且是最苦最累的活,具体怎么个章程,心里掂量掂量吧。

  县太爷的话,老族长哪里敢违背,不过他心里是有底的。

  郑家娘子一下子拿出十贯钱来筑路、修桥,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