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君臣知遇的典范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淮西人视他为自己人,视他为淮西勋贵领袖的主要原因。

  皇极殿内,老朱手捻须髯,面上水波不惊,看不出丝毫的波动。

  他不用看郑长生的折子也知道具体是个什么过程。

  很显然他是认同郑长生的处理手段的。

  以下犯上,手持利刃攻击官衙,这就是死罪。

  放到哪儿也逃不过一个死字,无非是时间问题。

  不过郑长生说的话,让他很是感到欣慰。

  郑长生以训练失事来做定论,最起码不让他们的家人遭到连累。

  这让老朱感到比较满意的,这些人说白了都是跟在他身边的老人啊。

  多少年下来,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给他们家人一份抚恤,让他们的家人好好的活下去,这也是他的本心。

  一个人能不能担当大任,那不是说自己行就一定行的。

  要看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能不能顺利的解决。

  郑长生一刚一柔的策略,很能说明问题。

  对待那些自持有功在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于乱法的淮西勋贵们,强势镇压是为刚,这没有丝毫的问题,老朱是赞许的。

  对他们的家人又如此的优抚,这是为柔,也很合老朱的意思。

  而且事后,第一时间向自己请罪,这是为忠心耿耿啊。

  看来郑长生这把刀,真的是一把好刀啊。

  都说老朱多疑,那是缺少沟通。

  一个人的疑心病来自于内心深处对某人或者某事寄予的期望过重,而又得不到对方的反馈。

  久而久之,疑心生暗鬼,这就难免会有隔阂和误会。

  如果能够敞开心扉的,心平气和的交流一番,大家彼此说出心声,那是不会有疑心病的。

  可是老朱的这个皇上的身份在这里,而下面的官吏又都在他的面前胆战心惊,跪着还怕自己的跪姿不对,惹的皇上不悦呢,哪里还敢跟皇上唠家常一样的敞开心扉?

  况且官员们哪一个是屁股干净的啊?他们都是一屁股屎,哪里敢说?

  老朱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扒皮充草,甚至点天灯的都有,这已经是让官员们在他面前噤若寒蝉了。

  生恐怕自己的小尾巴被抓住,都是虚与委蛇,卖力的在老朱面前表演。

  这就造成了老朱的疑心病越来越重,甚至看谁都像有问题的样子,恨不得拉过来把其开膛破肚,把心拿出来看看是黑还是红。

  在大明洪武朝,像郑长生这样跟老朱在谈笑间就把问题说的一清二楚,而且是毫不隐瞒,真性情流露的人几乎是没有的。

  老朱终于起身了,慢慢的走到郑长生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道:“雨浓,咱是相信你说的,那些夯货是该死。

  一个个仰仗着当年曾经跟随着咱东征西战,自持有功,竟然不把咱亲手任命的三品大员放在眼里,而且竟然拔刀冲击衙门。

  死上一万次都不嫌多,你做的好。

  以后再有问题,就像今天这样,咱们君臣二人坦诚的谈一谈,多好。

  可是大明那么多的官员,能够有几个如同你一样。

  所以咱希望我们之间永远不要有隔阂,争取做一对君臣知遇的典范,给后世的史书传下一段佳话。”

  老朱眯起眼睛笑起来的时候,朱小四跟他真的很像,像的简直就如同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老朱的眼角鱼尾纹都笑开花了,这说明是真的开心的笑,如果老朱皮笑肉不笑的话,他或许真的得小心了。

  不过嘛,似乎自己的运气比较好,通过老朱的考验了.......

  喜欢大明墨客请大家收藏:大明墨客。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