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锦衣卫算个屁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60章锦衣卫算个屁

  今天是约定的跟石老九取玉露九花膏的日子,这小子昨天就休沐回家了。

  专门给自己调配药膏,郑长生给了他五两银子用以采购药材,剩下的算是他的辛苦费。

  五两银子可是真心不少了,郑长生给他事先言明,药材要用上等的,不能以次充好糊弄他,否则的话家法从事。

  他相信,石老九是不敢糊弄他的。

  郑长生一边走,一边心里暗暗的开心,等拿到药膏送给小七,她必定欢喜。

  一想到小七这丫头为了额头的疤痕不开心,他就心里不是个滋味。

  现在好了,有了石老九的药膏,小七的烦恼终将不复存在。

  他甚至都能想象的出来,小七看到药膏欢喜的样子。

  想到这里他不禁加快了脚步,后面那些锦衣卫也散开在人群中,遥相呼应以策万全。

  南京作为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特别是老朱扩建之后,是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

  穿城而过的话也有四十里,要是绕着城走一圈有一百二十多里地。

  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子,都是人烟稠密之地。

  一条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萧鼓,昼夜不绝。

  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亭,佛音绕梁,尤其是寺里的晨钟暮鼓,给人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

  如果不是老朱严格的把控僧人,遣散了不少僧人还俗务农的话,恐怕还会更多。

  古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个时候就有这么多寺庙了,现在是只多不少。

  也不得不佩服老朱的强势手腕,话说这么多不事生产的僧人,还真是一个大的社会毒瘤。

  要知道每个寺庙都有庙产的,他们自成一方天地,雇佣穷苦佃农帮他们种地,还收着香油钱,可以说每一个寺庙都富的流油。

  在明初的时候,老朱看到这种现象是深恶痛绝,可是也无可奈何。

  最后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去管理这些僧人,还要考核这些僧人,不过关的统统还俗种地去。

  省得祸害人,寄生虫而已,老朱处理起来是毫不手软。

  但是通过考核的人也不在少数,也只能是颁发度牒,不过老朱有严格的要求,庙产大部分收回,只给一少部分让他们糊口的。

  他们这些人,也只能是引导人们向善,不得做任何有违大明律的事情,否则是严惩不贷。

  在强权之下,他们也只得顺从,不然老朱手里的刀把子可是不认人的。

  郑长生走在繁华的帝都金陵街头,呼吸着大明洪武朝的新鲜空气,看着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佛若走在画里一般。

  多久了,他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自由的徜徉在大明的街头,感受一下大明洪武朝的气息。

  一街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要是小七和婉儿在就好了,她们两个肯定会喜欢街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