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洗心革面的大黄狗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家村目前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夫子要归乡养老,另一件是生哥儿要上学堂了,就连徭役筑路、修桥都延后了,反正刚下过雨,村外泥泞路滑的也开不了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夫子陆繁年愈七十,在郑家村草堂内独居授课,远离家人,这是非常的难得的。

  他家在离郑家村十里之外的陆家集,紧挨着金宁县城,人家子孝孙贤,愣是大老远的来到郑家村学堂授课。

  你说人家图个啥?难道就为了那点束脩?怎么可能,人家家道殷实不缺这点钱财。

  郑家村和方家村一千多口人,哪一个不对夫子感激涕零?

  这年月能识文断字的人太少太少了,能愿意到这荒僻的山村授课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况且人家还不是拍拍屁股就走,在走之前邀请了旧时友人接替于他。

  这份对孩子们负责的态度,简直是让两村之人感恩戴德。

  前来接夫子的骡车上,装的满满堂堂,山货特产可着劲儿的往上装,这都是山里汉子们进山打来的。

  搞的郑长生眼窝都有点发热,想要流泪的赶脚。

  这场面都有十送红军的壮怀了,一街两旁站满了人,不断的挥手告别。

  老族长跟着骡车走出三里地,回来之时眼眶红红的。

  学堂有人授课,学童们一改往日的悲切,之前只听说夫子要走,他们感觉天都要塌了。再也不能读书识字,再也没人教他们念书了。

  可是现在有了方先生,这突然之喜后的学堂氛围,那是大不相同。

  老远的就能听到草堂内,书声郎朗,童音绕梁。

  方克勤很满意,最让他满意的是收下了郑长生这个孩子。

  拜师礼很简单,祭孔上香,然后给他磕头奉茶。

  他是不拘小节的,不在乎那个形式,他在乎的是郑长生这个孩子。

  现在郑长生天天的一大早就被母亲从被窝里给拎出来。

  天气是干冷干冷的,被窝可真暖和,暖和的让人不想出来。

  好吧,他真的是很想懒床,可是看到母亲严厉的眼神,还是乖乖地吧,免得屁股吃“铁砂掌”。

  别的什么,李秀英可以惯着郑长生,可以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只要是她能办到的,尽量的满足儿子,现在她手里不缺钱,二十几贯的财富呢。

  可是唯独在郑长生上学这一点上,那是丝毫的不含糊。

  想睡懒觉,那是想都不用想,也不知道她怎么那么好的精力,就像是一个上满了发条的闹钟。

  只要每天到了那个点儿,准时的出现在郑长生面前,叫起。

  早上的膳食很丰盛,两个煎蛋,一碗白米粥,一个白面馒头,外加一碟小咸菜。

  不要质疑“丰盛”这个词,这月年能有一口饱饭吃那就阿弥陀佛了,可着方圆十里八村的打听打听,谁家的早餐是这样的?

  挑挑拣拣的也找不出来几家,尤其是还有鸡蛋吃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