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1章 圣寿日(四)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帝国开国皇帝的圣寿日,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

  店铺招牌上都挂着,红绸子结成的大红花,而且净水泼街,一派喜庆之色。

  比过年搞的都要热闹。

  这一天全国的衙门,除了要害部门留下值班之人外,其他的都休沐回家庆祝。

  这也算是老朱给的一个恩典吧。

  要说大明的官员可真是够苦逼的,之前的历朝历代的官员都比他们的日子好过。

  老朱建国以来,不断的加强中央集权,把官员奴才化,你们就是一群给老子打工的,不好好的干活,那就滚蛋。

  干的好给个甜枣吃,干不好,大棒子就抡过来了。

  现在能有一个堂而皇之的休息日,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古代假期最早是叫“休沐”,所谓“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

  在西汉时期就确立了休假制度。

  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官员每工作五天就放一天假。

  除了常规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五天假。

  官员也有丧假和探亲假,如果遇到特殊的假日,如皇帝诞辰就放假三天,这样算起来一年总共能休假73天

  休假的传统一直延续到隋唐。

  直到唐高宗时,由于国事繁忙,朝廷把五日休沐改为“十日休沐”,也称为旬休。

  官员每工作十天就放一天假,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天,称之为“旬假”。

  虽然没有像汉代有“五日休沐”,但唐代每年都有三个“黄金周”,春季、冬至、清明各休七天,中秋、夏至分别休三天假,元宵节、中元节、孟兰盆节、端午节、重阳节、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也有探亲假。如果父母在三千里以外,每年有35天假;父母在五百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儿子行冠礼休三天假,子女婚事有九天假(旅途时间不计),而近亲的婚假为五天、三天、一天。

  不仅如此,五月有15天的农忙假,九月有15天备制寒衣的假,但病假最长不能超过一百天。

  父母丧事,文官退职守孝三年,武官则休一百天,授业老师去世有三天假。

  这样算起来,唐朝假期已经超过百天了。

  值得一题的是,唐代皇帝、孔子、老子的生日等都会放一到三天的假!

  官员休假制度,到了宋朝就更不得了了。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并沿袭唐代的“旬休”制度。

  不但开创了“天棋节”这样的新节日,而且逢节必休。

  宋代有五个“黄金周”:元日、元旦、寒食、天庆、冬至各放七天假,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各放三天假,这样算下来,全年公假日76天,加上“旬休”36天,一共就有112天,但实际上可不只这些呢!

  士大夫生活在宋朝那兼职就是天堂啊,一年三百六十五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