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一张大饼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子监目前是个什么熊样子,老朱心里是在清楚不过了。

  真正的靠才华考上来的学子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是功勋之后,权贵之弟。

  国子监这个大明官员的孵化基地,目前很明显并没有达到老朱的期待。

  “雨浓所虑甚是,关于这个学校的设想,有何章程,说来听听。”

  “皇上,臣要办的这所学院,并不想招收权贵子弟,只从平民子弟中选拔。

  臣要讲授的内容跟科举无关,只是应用之道,所以那些皓首穷经的士子,臣也是不接收的。

  希望皇上能够明白臣的苦心。”

  “你郑家先人之巨著莫非将的就是应用之术,就像那滑轮组和压水泵还有那能迅速赚钱的商贾之经济术?”

  “对,皇上所言极是,应用之道,乃利国利民之大道也。

  皇上,您难道就没发现那些选拔上来的皓首穷经的官员,除了会吟诗作赋之外对于治国安邦基本上都是白痴吗?

  恐怕有些士子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吧?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说的就是这些人。

  而真正的身负才华者,或许道德文章不及他们,而得不到真正的应用。

  是以,臣所即将开设的学校,就是要教授他们经济之术,只有懂得经济的人,才能使一地的商业繁荣,才能盘活市场,才能为利国利民啊。”

  郑长生的经济之术,他是见识过的,大明朝的第七部商务部,就是郑长生的提议下建立的。

  这么些年,光是这一个部的税收,都抵得上刚开国之时的一年的赋税了。

  大明能够有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完全是放开了商路的原因。

  现在能够有更多的人学习经国济世之道,这对于未来的大明来说将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啊。

  说到底郑长生还不是为了给他们老朱家培育人才。

  这些人从学校里出来后,步入官场的话,可是有无数个郑长生啊。

  每一个府县都有一个像郑长生这样头脑灵活,能够为国效力的人,那大明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

  老朱都不敢想象了。

  郑长生给老朱画的这个饼太大了。

  大到,老朱要三思而后行。

  “雨浓,此事一定要保密,容咱好好的思量一番,到底该如何运作这个学校,你先回去等信而。

  另外你舅父一家估计现在也应该送到你们京郊的庄园了,你也赶紧回去跟他们团聚一番。

  亲人重逢,应该有说不完的话,不要让他们等待的太久了。”

  郑长生早就心急如焚了,告辞了老朱,一路上是快马加鞭赶赴庄园。

  小七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怎么少爷还不回来。

  难不成皇后娘娘的病情有反复吗?

  不应该的啊,要是有了反复,恐怕早就有消息传来了。

  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真是让人等的心焦呢。

  郑府跟皇城就隔着一条街,皇上上次甚至在宫墙上开了一道门,供少爷进宫方便。

  可是就这么近的距离,马上都日上三竿了,还不见少爷回来。

  就连夫人也不见踪影,说好的夫人今天上午就会回来的啊。

  这到底是怎么了啊?

  老管家李大年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跑了进来:“七姑娘,快,快回庄园,家里出大事了。”

  喜欢大明墨客请大家收藏:大明墨客。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