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说皇上有意迁都?

  前阵子不是派太子和你分赴陕西系安和北京考察了吗?

  要我说迁都也行,可是不能往西安迁移。

  最适合的就是北京,如果将那里作为帝都的话,那将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啊。

  想一下,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对国内的民心军心士气的振奋,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啊。

  就眼下的北元余孽,想要在寇边的话,也得想想我大明君王在北方边陲,枕戈待旦的几十万兵峰不是?

  也得考虑一下我大明举国之力的讨伐不是?”

  朱小四腾的一下子从床榻上就站起来了。

  嘴里念念有词:“天字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善啊,我得赶紧回报父皇。不跟你瞎胡闹了,记得到时候去喝四哥的喜酒。”

  说完,这家伙脚下生风,一溜烟的消失不见。

  靠,一不小心又爆料了。

  不过也好,能够加紧北京的建设,或许对稳定北方大局有积极的作用。

  现在北伐的大军,陈兵几十万在北方一线。

  可是找不到北元军主力,只是被动的防守,刚一发现北元主力,还没等赶到地方呢,人家劫掠一番,早就跑没影了。

  实在是让人头疼的很。

  另外打仗,自古以来打的就是粮草,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这些年的情况有所好转,多亏了北京李家的从中转圜。

  可是现在北京李家不复存在,所有的粮草又得从南京往外运送了。

  这情况可就不同了,要是赶上雨雪天气,道路不好的情况下,时常会耽误供给。

  北伐军统帅魏国公徐达,都上折子好几次提这事情了。

  可是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啊,哪里有那么容易解决?

  如果将帝都改在北京,那全国所有的力量和财富都将聚集在北方这个大本营里。

  在也不会出现粮草不继的情况了。

  老朱在皇极殿的软榻上躺着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儿子朱小四的汇报。

  郑长生和李秀峰甥舅俩果然如他所料一样,高兴的屁颠屁颠的接受入股。

  想想也是,咱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给你合伙做生意,就是一毛钱不出,那也是给你脸了不是?

  你还能反对咋地?除非你是不要脑袋了,要么你就永远也别大明的着一亩三分地了。

  不过真要是那样的话,咱就算是天涯海角也得把你逮回来绳之以法。

  至于用什么罪名,那还不是咱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情?

  老朱很得意的笑了,笑的满面桃花开,眼角的鱼尾纹都能夹死蚊子。

  看父皇很高兴,朱小四才撞着胆子吞吞吐吐的把跟徐妙云搞出人命的事情道了出来。

  未婚之男女,婚前同房,这是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所不容许的。

  本来等着父亲大发雷霆的朱小四,他都做好挨骂,甚至挨揍的准备了。

  可是迟迟的没有等到父皇的龙威降临,却只听到嗤嗤的笑声。

  老朱很高兴,不愧是咱的儿子,够种,徐达呀,徐达,嘿嘿,老兄弟,这次你的外公名头可是实至名归,想跑都跑不掉了啊。

  “传旨,召魏国公北伐大元帅徐达回京陛见。”

  朱小四高兴了,啊哈,父皇竟然不生气,这可实在是太好了。

  这货一高兴,上前马屁连篇,拍的老朱喜笑颜开的。

  父子二人相谈甚欢,朱小四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又把郑长生的话说了一遍。

  老朱一激灵,一下子从软榻上就坐起来了,激动不已的道:“这真的是郑雨浓的原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论调太好了!

  我大明立国已经十余年,现在边患未除,国内尚且不安,可是一些公卿权贵,整天醉生梦死在秦淮河上。

  我大明高层人物的尚武精神,被这温柔乡打磨掉了一大半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郑雨浓,年纪虽小,可乃真国士也!

  这句话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当足以警醒世人矣!”

  喜欢大明墨客请大家收藏:大明墨客。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