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4章 当着矬人不说短话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这一个国度相传是秦人徐福率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东渡为始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始创。

  当然这是传说。

  可是到了汉朝时期开始就称呼日本为“倭”,但没有具体史证。

  而中国最早在《魏志?倭人传》中有记载,当时的魏国皇帝曹睿册封日本邪马台国的君主“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并赐予了“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该金印现在仍保存在日本福冈的美术馆中)。

  之后,日本开始自称“倭国”或“大倭”,而“倭国”或“大倭”的读音则沿用“邪马台”的读音,读为“yamato”。

  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期(中国唐朝时期),日本的皇室根据中国和日本的地理位置,认为“以中国为中心看,日本位于东方,即日出的地方”,更改国号为“日本”,用于对外(主要是对中国)的交流。

  在中国民间曾称呼日本“扶桑”、“东瀛”或者“倭国”。

  宫本二郎作为日本国的使节,他也是千方百计的想要见到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

  可是这家伙的脑子明显没有高丽使节李芳雨好的好使。

  这厮自从来到大明后就一直的待在鸿胪寺,苦苦等待老朱的召见。

  可是等来等去,始终是不见音信。

  大明的官员很是不耐烦这个小个子的家伙。

  中国人奉行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可是这家伙长的难看也就算了,还他娘的留了一个月代头。

  这就让人不喜了。

  话说这月代头虽然不被大明人所接受,但是可是日本国内武士所崇尚的。

  据说月代头指的是古代日本武士所梳的头型,因为战争搏杀中,头发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散落,这时头顶中前部的那些头发便会遮住脸面,挡住视线,影响战斗。

  由于其效果明显,武士便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不成文的传统。

  不过这种剃发也只限于武士阶层。

  至于说没有剃的,那也属于个别例外或者是并不要亲临战阵的指挥人员。

  宫本二郎既然留了月代头,那就说明他是一个武士。

  郑长生纳闷了,靠,用武士充当使节,这也只有小日本这种狼子野心过度的人才干出来的事情吧?

  自古以来,武人政治都好不了,只有文人治国,武将安邦方为正塑。

  这个时候的小日本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吧,国内的政局不稳,两国交战频频,民不聊生的。

  也不知道这个宫本二郎是代表哪一方的势力呢?

  大明作为宗主国,像日本和高丽这样深受其影响的小藩属国,是需要大明的承认和支持的。

  离开了大明他们还真玩不转。

  宫本二郎身后还跟着两名轻纱遮面的女子,穿着木屐,踏着小碎步,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跟的上宫本的脚步的。

  从皇宫大门走到这里,也没累死她们。

  郑长生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