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7章 大朝会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郑长生的科学治国。

  郑长生的折子的大意是这样的:臣以为天下四民,士农工商,虽位份不等身份有别,可终究都是陛下之子民。

  既为同胞,那就不应区别对待,厚此薄彼。

  现而今,士代替天子牧民,身份超然,可缺失监管,以至于腐败横生,臣认为当设立监管百官之机构。

  而锦衣卫目前日益壮大,可为陛下解忧代劳之。

  农虽贵,可活的最苦。

  工商虽贱,但真实生活水平远超农民。

  律法条条,阶级森然。可却无一实用,尽皆苦农害农也。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去除束缚他们的枳楛,才能解放生产力,只有让他们切切实实的得到实惠,生活过的好起来,方能更进一步的提高生产力。

  只有产出的多了,才会更进一步的刺激工商之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是以,首要的就是解放农民。

  可施行划分永久耕田,以律法载明,一旦确立耕田之主,无论是谁,都不的剥夺侵占之。

  否则严惩不贷。

  另,朝廷可在户部下成立农业司,此司主要负责农业耕作事宜。

  地无分南北,农不分老少,按人丁分田,打破地主的垄断和压榨。

  每年收成,直接交于国库,余者农民自留......

  这份折子洋洋洒洒四五千字,总结后可归纳为,限制官员的权利,把权利放进笼子里;

  然后就是要把不切实际的阶级地位加以解放。封建社会里,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士大夫阶层,工商两个群体虽然地位不如农民,但是生活的滋润却远超农民。

  这已经和事实脱钩了,你还用律法去加以限制干什么?

  还不如全部放开,这样刺激经济的发展更好。

  就像后世改革开放之前,农民被困守土地,百业不兴。

  你要是偷偷的外出务工,就是盲流。现在大明的制度更是严格。

  百姓到哪里都得有官方的路引,这就是一个很束缚百姓的枷锁。

  解放生产力,第一就是要先解放农民。

  农民除了耕作根本就没有别的事情做,就算是有趁着农闲之余做别的的,那也是极少数的。

  庄家一旦种下,农民基本上就算是闲置下来了。

  一个个闲的五脊六兽的,天天围拢在村口、地头侃大山,晒太阳,挤虱子。

  这大好的劳动力就这么白白的浪费掉了。

  朝廷一旦解除枳楛,让他们除了耕作之外做别的谋生户口,那也增加了手工业从业者,更能刺激商业的繁荣。

  其实归根到底,说一千道一万,郑长生的意思就是要把农民放开。

  就像是改革开放那样,允许百姓自主创业,不在困守土地。

  到时候,百业兴旺,国富民强,大明想要不崛起都难。

  现在老朱唯一担心的是,政策虽好,就怕执行不到位。

  尤其是基层的府县,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官吏才是这个改革成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