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 优渥的政策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忍住了,他深知一个道理,竭泽而渔不是上策。

  .格家老祖在的时候还好说,可是万一将来有一天格家老祖驾鹤西去。

  就难保继任者,不会有别的想法啊。

  这一成的赋税,可不是小数目。

  让一个家族独自承担,长此以往难免会有芥蒂。

  为将来计,为长远计,万万不能这样。

  有一个现代人思维的头脑,还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最起码不会局限于当下,不会被眼前的迷雾遮挡了双眼。

  郑长生略加思索后,决定回绝这个诱人的条件。

  ”老祖,您的心意,小子心里明白。

  就算是没有这已成的赋税,小子也会好好的对待朵朵的。“

  说到这里,他的话锋一转:”我大明皇上,是真心的接纳侗民回归中原王朝的怀抱的。

  当年,弱宋丢了汉人的江山社稷,害的我华夏子民,炎黄子孙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现在,我皇统一天下乃大势所趋。

  如果侗民在您老的带领下重回中原王朝治下,那我们依然是生死袍泽,手足兄弟。

  又怎么会连暴政的元朝都不如呢?

  是以,小子不但不多要侗民的一分一厘的赋税,还要有优惠的政策颁发给侗民同胞。“

  老朱之前就有过设想,边疆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一旦改土归流,承认大明王朝,自认大明的子民。

  那就优加抚恤,改土归流后的三年免赋税,这跟立国之处的政策是一样的。

  就算是三年过后,也是轻徭薄赋,不给百姓增加太多的负担。

  这归根结底,是老朱的出身决定了他善待农民的基础。

  经历过饥饿,经历过生离死别,他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多年,他更明白一个王朝要想长盛不衰,唯有农民这个群体稳定才是根本。

  治国理政这么多年,更是对无农不问这个农业社会的基石问题感触颇深。

  郑长生正是深深的知道老朱的心思,他才敢对格家老祖如此的许诺。

  当郑长生侃侃而谈,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

  不光是格家老祖惊呆了,就连格吉鲁和一众的格家头人们都听的入了神。

  酒都忘了喝了。

  啥玩意?免赋税三年,而且三年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在加上那个叫土豆的高产农作物种子的配发,这条件不要太优渥好不好啊。

  好到他们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一个头人偷偷的拽了一把格吉鲁的衣袖:”族长,你女婿说的是真的吗?不会是酒后胡言吧?“

  格吉鲁微醺的面部很是不屑的看了他一眼:”说什么呢?老夫的女婿可是代表大明皇帝陛下的永和伯。

  他的话就是皇上的意思,这怎么会有假,话说你也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

  格吉鲁一阵夹枪带棒的把那个头人训斥的哑口无言。

  真的,这是真的,所有的头人都兴奋起来。

  这要是不识抬举不附议改土归流,恐怕就不用郑长生出面,光是这些头人们都第一个不认。

  这政策多好啊,几百年都没有遇到过的好事,竟然今天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他们祖祖辈辈这么些年来,之所以结成一体抱团取暖,还不是为了能够活下来,还不是人多力量大,跟朝廷谈判起来有话语权。

  可是归根结底,说到头,还是为了生存不是?

  但是现在,貌似他们以后不用在为了生存而苦恼了,甚至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用在为一口吃食甘冒生命之危险,跟朝廷斗,跟野兽斗了。

  看着格家头人们的表现,郑长生决定趁热打铁......

  喜欢大明墨客请大家收藏:大明墨客。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