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8章 高丽的变化(求票票)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的,可是谁能想到,他的闺女金淑贤对他的怨恨这么的大。

  现在他都按照郑长生说的把朴氏一族全部搞定了,但是郑长生似乎对他的态度依旧是不冷不热的。

  这可要了他的命了。

  什么是最可怕的?那就是头上悬着一把随时落下来的铡刀,悬而不落,这才是最要命的。

  时刻都提心吊胆的金元应,现在变得是老老实实的,俯首听命。

  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勤勉做事,争取获得郑长生的青睐。

  解除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才是他要做的。

  否则,随时都有灭顶之灾啊。

  至于李道宪完全就是个样子货,只不过是为了给太后娘娘李宁儿母族一分尊容罢了。

  他虽然身在内阁,可是李宁儿明确的告诉过他,国之大事不可参合,否则就别怪不念一母同胞之情。

  李宁儿深知他的这个哥哥,除了吃喝玩乐能够花样百出之外,对于治国理政是一窍不通。

  他可不想让哥哥李道宪扰乱了,她的宏图大志。

  所以,现在的高丽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上有韩吉为首,金元应和崔恒为辅。

  国家的事情,他们三个人一商量,票拟以后,呈给太后李宁儿做最后的决断。

  也不得不佩服李宁儿,别看是个女人,但是深谙权谋之术,尤其是经过郑长生在床头榻尾,有意无意的点播之后,更是受益匪浅。

  所以,在很短短的数月之内。

  高丽京畿数道,以及除了李成桂控制的以外的地方。

  全部完全的有高丽中央王朝实控。

  政令通达是一个国家大治的首要的先决的条件。

  如果还跟当初王禑执政的时候一样,令不出宫门,那要想大治,根本就是在扯淡。

  高丽的局势已经逐渐的平稳下来,之前因为缺乏粮食而带来的恐慌,也在郑长生的大力协助之下,得到很好的解决。

  百姓肚子里有粮食,那就心不慌。

  也或许是幼帝真的是受到上天眷顾的吧,之前高丽是连年受灾。

  不是干旱就是洪涝的,娘年都没有个太平的年景。

  现在竟然是风调雨顺。

  百姓们图的就是这个啊,只要风调雨顺,他们就能安守土地耕种。

  在农业为主导的小农经济社会里,解决好农民的问题是头等要事。

  高丽的朝堂上实行了一系列的轻徭薄赋的政策,为农民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做完这些,那就要开始精兵简政了。

  这是郑长生给李宁儿出的主意。

  有两点意义,其一,借着这次的变革,精简掉崔恒的不少人马,但是同时高丽王直属的部队增加了不少。

  给了崔恒一个空头的大将军的职务,这家伙有点摸不着北了。

  反正全国的兵权都在自己的手里,就算是剪掉一些老弱病残的也无所谓。

  是以,他是大力的支持。

  其二,是为了征讨不听话的李成桂而做准备。

  李成桂的不臣之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新皇登基,他竟然不但不来朝贺,反而全军带孝,大哭高丽王王禑,还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

  说崔氏、金氏误国,把持朝政害死了高丽王,还拥立一个刚出生的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李成桂深受先皇的器重和信任,现在他要站出来为先皇讨要一个说法,为死去的皇室大宗正讨还一个清白......

  操,正长生,差点鼻子都气歪了,狗日的,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既然你要战,那便战,是时候展示老子的绝技了.......

  老贼李成桂,等着迎接老子的狂风骤雨吧......

  喜欢大明墨客请大家收藏:大明墨客。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