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老族长的希望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子从下地基开始,就一天一个样。

  当地里的韭菜收割三茬的时候,已经初具规模了。

  李秀英心里美滋滋的,不断的招呼着工匠们喝茶休息。

  北屋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还有一个后院加厨房、耳房,配房。

  正房,堂屋做客厅,另外两间自己和儿子一人住一间。东厢房给儿子当做书房用。

  将来儿子大了,娶上一房媳妇。在考个功名回来,那自己也算是功德圆满。

  到时候含饴弄孙的,也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不知不觉间她的思绪飘飞了好远好远......

  老族长郑三旺每天都背着手来照旧吃肥肉片子,这段时间他已经不再跑肚拉稀了,肠胃已经适应了肥膘肉,脸上也见了红光了。

  每天的伙食太好了,他都有点期望这房子一直盖下去,永远不要完工了。

  现在李秀英娘俩在他的眼里,那形象较之以前高出了百倍、千倍。

  如果现在村中族人,谁要是胆敢欺负李秀英孤儿寡母,谁要是敢风言风语的嚼舌头说闲话的话,他都能请出祖宗的家法,把丫的卵蛋给打出来。

  虽然俗语说,吃人家的嘴软,但是他并不完全是为这。

  关键的一点是郑长生,这孩子的书法颇受学堂夫子的赞扬,而且还考校了一下他的功课。

  蒙学的三、百、千背的是滚瓜烂熟,还会背不少的唐诗。夫子都说了,等到了适应的年龄,他一定给郑长生推荐一个好的启蒙先生,免得明珠蒙尘。

  在尊师重道的年代,夫子的话在郑三旺跟前,那就是如同神祗的法旨一般。

  夫子都说了生哥儿是个读书的天才,那一定不假。

  我郑氏一族要兴旺发达了,哈哈......他乐的眉毛都开花了。

  生哥儿现在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了,真是祖宗保佑啊。

  我郑氏一族几百年来定居金宁县,从未出过一个有功名的人。

  这是祖宗显灵了呀,谁能想到逃难过来的郑家娘子,竟然给郑氏家族生下个百年难得一见的读书天才啊。

  不行,明儿要开祖宗祠堂,要贡献三牲祭品,要在祖宗牌位前焚香祷告,祈祷列祖列宗一定要好生的护佑生哥儿健康平安的成长,要保佑生哥儿将来考取功名,给列祖列宗光耀门楣。

  现在郑长生的读书事,已经不光是他一家的事儿了,被老族长郑三旺上升到全族的高度。

  郑长生家在盖房,没地方住,老族长就安排人把怀远堂的后院偏房给收拾了出来。

  专门供李秀英母子栖身,而且把一箱子都有点泛黄的书籍,送给了郑长生研读。

  据说这是郑家的一位先祖曾经读过的书,就一辈一辈的传了下来。

  后来家道败落了,能读书识字的人几乎绝种了,这些书一直被收藏着,今天倒好,派上用场了,全部送给了郑长生。

  也不知道当年的这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