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方法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是有了办法应对。

  “这样看来,首相先生,解决葡萄过剩的问题,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你们政府今年要想办法鼓励酿酒,当然那些航运公司,也要努力争取他们的订单”乔治国王嘱咐道。

  “把这些消息通知希腊的报纸,放出利好消息,最好是先把国际市场的葡萄干价格拉升起来”

  “军备部也储存一些葡萄酒,供应给士兵们”乔治国王转身对埃马努伊尔说道。

  “这些办法都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短期内避免希腊种植葡萄的农民大量破产,毕竟不可能每年都能够像今年这样,采用非市场的办法,缓解困境,既然西欧的葡萄种植业已经开始恢复,那么希腊的葡萄产量过剩的问题,才是问题所在”

  “能不能让一部分葡萄种植户改种其他作物,从根本上减少以后希腊的葡萄产量,彻底解决问题呢?”乔治一世道。

  希腊山地丘陵众多,土地较为贫瘠,之所以民众纷纷种植葡萄,除了市场的引导作用外,适合种植的作物选择不多也是重要原因。

  而葡萄恰恰就是一种比较适合希腊地理状况的作物。

  “其实,虽然适合希腊种植的其他经济作物不多,也不是没有”君士坦丁说道。

  “桑树”

  君士坦丁之所以有这么一说,是因为,虽然不能和养蚕的发源地华夏相比,但是,希腊养殖蚕桑的历史,最起码在欧洲,算是最悠久的了。

  由于丝绸之路的作用,华夏的丝绸得以被商人们,不远万里长途跋涉,贩运至欧洲。

  丝绸的出现,引发了欧洲人(当然,是那些权贵人物)的狂热,身穿粗制滥造麻布衣服或者是动物皮毛的欧洲人,不惜重金购买来自华夏的丝绸。

  像是那些后世广为流传的欧洲贵族或者是商人,宗教人士的画像,他们身穿的色彩鲜艳明丽的华丽服饰,或是明黄,或是纯白,不用怀疑,那都是丝绸。

  后来东罗马帝国从华夏获得了(偷窃)养蚕的技术。

  大量种植桑树的地方,就在希腊的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

  至于后来意大利和法国的蚕桑养殖,其实都是从东罗马流传过去的。

  (题外话,现在高档丝绸产业是在法国,日本,和意大利手中的,华夏的丝绸产业虽然产量很大,但是在世界丝绸市场上,是中低档次)

  “桑树”特里库皮斯考虑着君士坦丁的建议,有些犹豫不定。

  “可是丝绸一般适用于奢侈品行业的,希腊本省消费量有限”

  “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可以替代葡萄的选择,而且,生丝本身在军事方面也有用处,像是大口径火炮的发射药,就可以用生丝来盛装”君士坦丁道。

  “生丝可以用于大口径火炮的发射药?殿下,我怎么不知道此事?”埃马努伊尔疑惑地问道。

  看着这位总参谋长困惑的表情,不似作伪,君士坦丁不由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生丝用于大口径火炮发射药的装填,这是后来日本人的发现,现在还没出现呢。

  于是改口道:“大不了,还像现在的棉布一样,向东地中海地区出口么,反正都是纺织品”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