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阅兵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讲这么一套华丽的服饰穿在身上后,君士坦丁对于军队礼服有了新的感官-谁要是穿上这样的衣服上前线,那纯粹是找死。

  第二天早上八点,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缓缓向着两公里外的雅典城前进。

  按照迪米特里奥斯的指示,部队出现在城门口处。

  一月三十日早上,希腊军队获胜的消息传到雅典,乔治国王陛下亲自在宪法广场,面对聚集而来的民众,宣布了希腊获得胜利的消息。

  “当”“当”“当”

  悠扬的铜钟声,响彻雅典城。

  教会宣布教堂的钟声连续三天敲响,以庆祝希腊军队的伟大胜利。

  闻听消息的雅典民众,聚集在入城处至宪法广场的道路两侧,瞻仰希腊军队的雄壮姿容。

  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君士坦丁骑着一匹矫健的枣红马,一马当先,带领着军队进入城中。

  紧跟在其身后,是参与战争的一众中高级军官,同样鲜衣怒马。

  最后是队列整齐,手托长枪,扛在肩上的士兵队列。

  以君士坦丁为首的受阅部队行进在道路上,威风凛凛的军人们,接受者民众的注目礼。

  民众们向军队挥舞着手中的衣服、帽子、鲜花,表达着自己喜悦的心情。

  不知是何人开了头,大喊了一声“君士坦丁万岁,希腊万岁”

  安静了两秒后,受到感染的围观者,齐声高喊:“君士坦丁万岁,希腊万岁”

  声浪似乎压过“当当”的铜钟声。

  雅典城沸腾起来,民众的热情似乎使整个城市升了温。

  一万人的士兵队列,几乎持续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尽数来到宪法广场,接受乔治国王陛下的巡视。

  队伍解散后,兴高采烈的士兵们,四散在城中,进入咖啡馆和饭馆等休闲场所。

  店铺的老板们,看到身着军装的士兵们,前来消费,纷纷给以免单的待遇,以表达对军人的敬重。

  ········

  同时间的君士坦丁堡,托普卡帕宫中的气氛,则和雅典的热烈气氛截然不同。

  在陆军大臣汇报过前线军情后,整个托普卡帕宫似乎都沉寂了下来。

  会议室中的哈米德二世,脸色潮红,呼吸急促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只觉得头晕目眩,身子摇晃。

  陆军大臣赶紧走上前试图搀扶哈米德。

  哈米德奋力挣脱,“哗啦”一声,将桌子上的文件和杯具,悉数扫落桌下,恶狠狠地仰天长叹:“艾德蒙,你这个猪猡,你还我军团”

  “就是八万头猪,也不能就这样轻易让希腊人全抓了?啊”

  自从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奥斯曼土耳其惨败于俄国后,深感耻辱的奥斯曼政府,在训练新式陆军方面,耗费了极大地心血。

  哈米德二世之所以彻底放弃奥斯曼海军,并非是完全处于私心:虽然确实恼恨他们屡次参与“叛乱”,但是,哈米德二世也有自己的苦衷-奥斯曼政府没有那么多钱。

  像奥斯曼这样的没落皇朝,在维持足以应对俄国的庞大陆军的同时,还要建设一支海军,实在太昂贵了。

  而陆军对于守成的国家来说,性价比最好。

  一支新式军舰的价格,足够建设好几个师的陆军了。

  这个策略本身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像是奥斯曼这样工业薄弱的国家(几乎没有工业),建设海军几乎完全依靠向英法采购军舰。

  19世纪后期,正是海军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各国海军造舰技术突飞猛进,这也就意味着,海军军舰的更新换代很快。

  奥斯曼土耳其花费巨额资金采购的战舰,过个三五年的时间,完全落伍了。

  这意味着海军为了维持局面,需要不断地花费资金采购新式军舰,以确保海军不落伍。

  与其如此,确实不如将资金花费在陆军身上。

  至不济,陆军不会有过个三五年,就完全跟不上形势之虞。

  因此,自继位以来,哈米德厚着脸皮,请来德国的军官,购买德式的军械,按照德国顾问的要求,组建和训练新式陆军。

  哈米德对于这只陆军是给予了厚望的。

  现在,全毁了!

  而且还是惨败于哈米德二世以前从没有正眼看过的希腊之手。

  现在的奥斯曼,被希腊人扯下了最后的遮羞布,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成了欧洲的笑柄。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