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伦敦会议与欧洲局势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

  在君士坦丁的心中,这块平原将会是希腊未来最重要的粮食生产用地,对于维护希腊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希腊境内丘陵众多,事宜耕种的平原面积极少,更可况是萨洛尼卡平原面积这么大的。

  而且,萨洛尼卡城中本来就是以犹太人为主,如果真的在这里设立一个独立城市,各大国保证她的独立性,那以后萨洛尼卡可能真的成为一座犹太人城市了。

  更可况,萨洛尼卡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她成为一座独立的城市,会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堵住希腊向巴尔干扩张的道路。

  “保加利亚大使与塞尔维亚大使也郑重地提醒我,同意这一提议,能够保证巴尔干不至于再一次陷入战争”维尼泽洛斯语气冷淡地说道,之后默默地观察着君士坦丁的反应。

  君士坦丁眉头耸动,这明显是战争威胁。

  保加利亚对萨洛尼卡有想法,毕竟,费迪南的想法就是恢复保加利亚帝国最鼎盛时期的版图-领土横跨黑海和地中海。

  而且,保加利亚一直自诩对抗奥斯曼帝国的主力,所得的收货与其贡献不符。

  维尼泽洛斯脸带忧色地说道:“我担心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私下里达成协议,共同对付希腊,毕竟,希腊几乎占领了全部的马其顿,王储殿下,您对军队比较了解,如果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真的结成同盟,希腊能够抵抗么?”

  君士坦丁没有直接回答维尼泽洛斯的问题,反而问道:“你知道么,首相,就在前几天,媒体上大肆报道了一则消息,德国的经济总量超越了英国,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1913年,德国的经济总量达到120亿美元,而英国为110亿美元(不包括殖民地,此时主要指是印度),德国的工业份额占世界份额的14%.8,而英国则是。

  可以想象,英国人对于这个消息的反应,会有多么震怒。

  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在十九世纪末被北美暴发户英国超越后,现在竟然连亚军的地位都不能保持了。

  英德双方目前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经济领域,双方正处于激烈的贸易战当中,英国国内的报纸不遗余力地抹黑德国商品,试图激怒英国人对于德国商品的反感。

  而德国凭借快速发展的工业实力,正在欧洲各国的市场上,像是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攻城略地,而那里的英国商品则是节节败退。

  军事上,双方的海军军备竞赛到1913年达到了白热化状态。

  1912年至1913年度的海军预算,英国达到了4408万英镑,德国达到了2201万英镑!

  英国1889年海军建设执行的是两强标准,意思就是,英国的海军必须超过其他两个最强国家的海军总和。

  而现在,迫于德国强大的造舰能力,英国已经放弃了两强标准。

  昂贵的军备竞赛,吞噬了大量的金钱,让两国的财政苦不堪言,而又不愿意向对方示弱。

  这种世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一旦开始,最终只能以战争结束,没有第二个选择。

  当某一方的财政,由于军备的高昂之出即将奔溃的是时候,发动战争就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为什么?

  一旦财政奔溃,一方的军备就会由于混乱而陷入停滞,而对方则毫无疑问会乘胜追击,直到彻底奠定胜局,双方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拖延的时间越长,差距就越大。

  军备竞赛的胜利者将会掌握主动权,另一方要么接受屈辱地谈判条件,要么失败,别无他选。

  不仅仅只有英德之间,在经过了两次摩洛哥危机后,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法国苦心孤诣拉拢的盟友,俄国,也已经从日俄战争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足堪一用了。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