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商人地位的转变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他们的审判,开始上美第奇家族曾三次被逐出佛罗伦萨。

  美国的传奇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写过一本风靡北美大陆的小册子,在书中,富兰克林特意开解那些因为赚取财富而内心产生罪恶感的商人。

  即便是处在东西方交流要冲之地的东罗马帝国时期,商人也是被打压的群体,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也只是将来往的商人,看做收取过路费的商旅罢了。

  封建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商人的地位都不高,是被世俗道德唾弃和责骂的阶层。

  如果所有人都对商人群体持负面态度,在这种现象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逻辑,来支持大家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不是一个巧合可以解释的。

  原因也很简单,商人不事生产。

  工业革命之前的封建时代,商人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他们只是财富的搬运工。

  商人倒买倒卖,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

  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在古代,土地种植几乎是唯一的生产财富方式,而掌握着政权的,是大大小小的地主,当然会排斥商人阶层。

  从皇帝或者国王,到最底层的小地主,本质上来说,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他们的权势来源于对土地的控制。

  他们才是封建时代的权势阶层。

  商人阶层和地主阶层本身就是竞争着的关系,争夺目标就是土地中产出的有限财富,得势的地主阶层那里会给竞争对手好脸色呢?

  土地才是“永恒的财富”,可以继承给子孙后代,并且不断地产出财富-粮食。

  无论你有多少钱,在兑换成土地之前,那都是浮财!

  这不是土地崇拜,而是古代的现实,除了土地之外,你找不到其他的投资渠道,就更别提保值增值了。

  没有股票市场、银行、国债,工厂,除了土地,有钱你都没有别的投资方式。

  古代官员或者商人发家之后,很快就会回老家购置田产,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地主。

  为什么古代放贷被人唾骂?

  红楼梦中王熙凤放印子钱,被人骂损阴德,后来贾家被抄家之后,放贷的借条被搜出,王熙凤的丈夫贾琏因此获罪。

  在西方,基督教对于放贷者更是直接斥责其为吸血鬼。

  按照21世纪的道德观念来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虽然高利贷的高额利息有争议,但借了钱,确实应该偿还合理的利息。

  那么为什么无论东西方,在古代放贷都是见不得光的职业呢?

  首先一点,21世纪的钱,和古代的钱不同。

  21世纪是纸币,而古代是贵金属货币。

  纸币的发行成本,相对于它的票面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贬值。

  如果借出和收回的纸币数目相同,由于货币贬值,借贷者确实承受了损失,要求利息作为补偿是合理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