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章 1913年的发展成果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业产区的优势,萨洛尼卡工业区就将雅典工业区打落马下,成为希腊最大的工业区。

  半年的时间内,各家公司从西欧国家进口的机器和设备,已经在萨洛尼卡投入运行,开始用于生产。

  之前接受战争动员征召的士兵,在复员之后,也开始陆续进入工厂,为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此外,君士坦丁还注意到,文件中所展示的一条重要讯息,德国的工业产值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

  在国际上,德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位。

  英国的工业产值,在1898年就被美国超越,丢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头衔,现在就连亚军的位置也都了,此刻的心情定然很是苦涩。

  欧洲各国的工业产值排名,分别是德国,英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而希腊的工业产值与第七名的荷兰相节近。

  虽然希腊工业产值与西欧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希腊也在快速进步,迎头赶上。

  受益于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希腊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样水涨船高。

  1913年财政收入达到了亿德拉克马,相比1912年,增加了32%。

  马其顿地区的公路和铁路里程,达到了3600公里,其中铁路通车里程1200公里。

  而公路方面,由于施工期漫长,政府投资修建的马其顿地区公路,仍在建设中。

  根据政府的交通部门的规划,在完成建设后,马其顿地区的公路里程将会达到4000公里。

  在君士坦丁的督促下,维尼泽洛斯政府承受着极大的财政压力,在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就急不可耐地投入大笔财政支出,用于马其顿地区。

  君士坦丁这么做的原因,出于多方面考虑:一来可以增强希腊对马其顿地区的控制力,二来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现在马其顿地区铁路的建设规划基本完成,从雅典的火车站出发,途径萨洛尼卡这个交通枢纽,可以在两天的时间内,到达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北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西色雷斯的卡瓦拉。

  产煤量方面,1913年,希腊的褐煤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万吨。

  希腊本国的褐煤储量还是非常丰富的,根据目前矿藏勘探的数据,希腊本国目前已经发现的褐煤储量,已经达到了40亿吨。

  无论是褐煤储量,还是褐煤的开采量,在欧洲国家(除了俄国)中都是排名第一。

  看到希腊褐煤开采量一直增长迅猛,今年已经达到了1200万吨,君士坦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枉当初君士坦丁亲自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纽约,邀请特斯拉来到希腊,帮助希腊建设交流电系统。

  现在的结果说明,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当时的希腊工业发展缓慢,就是因为希腊缺乏硬煤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