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五章 希腊的倾向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依靠纯粹的硬实力,得来的。

  英国的政治家,对自己的实力,一直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比如陆军,到了近代,英国几乎已经放弃了陆军,她的常备陆军只有十万人的微小规模。

  谷/span相比之下,德国的常备军在战前是八十万,而法国是六十八万。

  这次战争开始之后,英国才开始在本土扩招军队。

  她卓越的外交手段,与强横的海军舰队结合起来,让英国得以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霸主的。

  (相比之下,二战之后,美国巅峰时期的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工业产值总量的一半以上,换句话说,其他所有国家的工业产值加起来,还不如美国多,美国是真的依靠着无可争议的硬实力,登顶世界霸主之位的,后来美国人还特意向英国学习外交艺术)

  法国就更不用说,普法战争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直线下降,为了向德国人复仇,不惜花费重金,拉拢俄国这个盟友。

  俄国的实力外强中干,在日俄战争中暴露无疑。

  除了让人瞠目结舌的500万“灰色牲口”(俄国士兵的蔑称),亮点并不多。

  在几大列强中,俄国的社会制度最为落后,封建专制的制度,效率低下,腐败横行,生产落后。

  如果协约国获得战争胜利,欧洲的局势不会有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因为现在的格局对于这些老牌国家来说,更为有利。

  甚至英国人为了欧洲均势的战略目标,还会尽可能阻止法国人彻底肢解德国的意图。

  而德国则不同。

  与美国相似,德国是新兴国家,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综合国力飞速增长。

  换句话说,因为国家实力处于快速上升期,德国有更强烈的扩张欲望。

  如果德国所在的同盟国获得了战争胜利,那将会是什么局面呢?

  打败了英法俄的德国,就会变成拿破仑时期的法国,甚至比拿破仑时期的法国还要强横,因为拿破仑时期,最起码还有俄国与英国制衡法国。

  而打败了英法俄的德国,没有谁能来制衡了,欧洲将会再次迎来一家独大的局面,整个欧洲将会在德国面前瑟瑟发抖。

  欧洲的局势将会彻底失衡。

  哪怕德国客观上没有称霸欧洲的野心,也已经不重要了,关键不在于想不想,而在于能不能。

  而且谁又能保证德国没有这种想法呢?

  其次,假使同盟国获胜,那同样说明奥匈帝国获胜。

  获胜的奥匈帝国,毫无疑问,将会吞并赛尔维亚,然后与希腊成为邻国。

  毕竟,奥匈帝国之所以与德国结盟,就是因为他的目标同样是向巴尔干半岛扩张,这和俄国向地中花扩张的方向相冲突,出于制衡俄国的目的,奥匈帝国选择与德国结盟。

  一旦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那么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