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关税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河向苏丹渗透,渐渐控制了尼罗河沿岸的部落。

  这就造成了苏丹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属地埃及的属地,这一拗口的关系。

  1882年后,英国军队占领并控制了埃及。

  之后的英国势力,沿着尼罗河向着位于上游的苏丹扩张。

  这次起义声势浩大,波及整个苏丹地区,就连苏丹的重要城市喀士穆(现在的苏丹首都)都被攻占了,英国在苏丹的殖民总督戈登也被杀掉。

  (这位戈登还曾经在华夏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迫于严峻的形势,英国势力只能龟缩到苏丹的红海滨海地区。

  在君士坦丁的印象中,隐约记得这次起义持续了十余年的时间。

  君士坦丁倾向于同意英国人的条件。

  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利益使然。

  苏丹历来就是阿拉伯人从陆路进入刚果地区,掳掠黑人做奴隶的重要通道。

  这些苏丹的阿拉伯人,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同样是外来者。

  21世纪的苏丹为什么分裂为南苏丹与苏丹呢?

  因为这些阿拉伯人也是入侵者呀,苏丹原本的土著是尼格罗黑人,他们的关系是奴隶贩子与奴隶的关系,血海深仇,视同水火。

  如果知道刚果委员会攻击苏丹地区的阿拉伯人,恐怕无论是当地黑人还是刚果河地区的黑人,都会拍手叫好。

  刚国委员会进入非洲,名义上就是维护当地的秩序,反对残忍的奴隶贸易。

  这倒不是君士坦丁唱高调,而是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需要庞大的商品市场,而奴隶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

  阿拉伯奴隶贩子抓捕奴隶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屠杀和抢劫,这样黑人的人口就会剧烈减少。

  这对刚果委员会是不利的。

  刚果委员会已经拥有了管理权,而黑人数量越多,提供的市场就越大,刚果委员会本身才能获得越多的利益。

  苏丹的阿拉伯人奴隶贩子,毫无疑问对于刚果委员会的利益是个威胁。

  二来,反对殖民者的马赫迪,听起来好像伟光正,事实上,这是个与金陵城中的洪秀全相似的人物。

  掌权之后,快速腐化堕落,骄奢淫逸,吃喝玩乐,无所不为,没几年就一命呜呼了。

  而作为一个具有宗教色彩的独裁者,你玩玩女人,天天山珍海味也就算了,只要把经济搞好,大家日子过得好也可以。

  可是马赫迪却只懂破坏,洋枪洋炮只知道买买买,掠夺奴隶也很擅长,可对经济却毫不关心,弄得商业凋零,搞得喀土穆这座城市连自己都养活不下去。

  马赫迪还有解放全***世界的雄心壮志,他还派出了一些使团去麦加等地去宣传自己在幻觉中体会到的anla的真谛。

  哪里知道人家都把他的话当作异端邪说,根本不理睬。为了防治苏丹人民被其他思想异端所洗脑,马赫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禁止国民出国,连去麦加朝圣都不允许。

  幸好那个时候没有无线电,没有卫星电视,要是有的话,估计他也会把收音机的频道焊死,也会让苏丹****下令严禁安装卫星接收器。

  不知道是不是让美色淘空了身子,胡闹了没几年,四十多岁就驾崩了。

  埃及军队一到便土崩瓦解,苏丹又恢复成了殖民地。

  对于这样的人,君士坦丁实在没有好感。

  所以君士坦丁最终同意了英国人的提议,从刚果的北方向南进攻苏丹,帮助评定叛乱,而英国人支持刚果委员会收取不超过10%关税。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