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诺贝尔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明白今后战争的形势,由于机枪和速射炮的发明,马克沁机枪一分钟300发子弹的射速,法国的75毫米火炮极限射速可以达到15发每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场战争中火药的消耗量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正是由于火药的巨大消耗量,像是诺贝尔这种企业家设立的工厂,在和平时期自然是为了维持利润的产量,一但进入战时,产量肯定是供应不上军队的消耗的。

  所以军队就有必要预防这种情况,未雨绸缪,一旦火药工厂的供应不济,亲自下场,保证火药的产量能够满足军队的需要。

  正因如此,希腊军队有了购买专利的需求。

  在两人的会面后,施密特继续陪同诺贝尔前往法国,以免这位特殊的投资商出现意外。

  施密特的身份,君士坦丁的副官,并不是什么秘密,这引起了法国媒体的好奇。

  结果两人会面的消息,被法国的报纸报道出来。

  事情有了让人意外的发展。

  维埃耶与他在法国“火药与硝石管理局”的权势人物,也注意到了这件事。

  两人同为无烟火药的发明者,这是直接的利益冲突。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法国的新闻媒体开始猛烈地抨击诺贝尔,指责他把无烟火药专利出售给了希腊人,这损害了法国的利益。

  法国的巴黎时报甚至开始捏造事实,诽谤诺贝尔,说他设立在巴黎的塞夫郎-丽富力实验室,偷窃了“火药与硝石管理局”的技术,因为在之前,那里正在试验着由维埃耶发明的无烟火药,而这种火药是用于加强法国军队装备的。

  在接到施密特的电报,得知这些消息后,君士坦丁也感到愕然,他没想到自己为希腊军队购买无烟火药的事情,会给诺贝尔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一时之间,君士坦丁也感到棘手异常。

  法国人不会把此时的希腊放在眼里,因此通过外交照会的方式解决的可能不大。

  这反而可能会扩大事端。

  会在已经如火如荼的巴黎舆情火上浇油,恰好坐实了诺贝尔“出卖”法国利益的。

  因此君士坦丁只能知会希腊驻巴黎大使莫勒托瓦久尔吉,在不是尽力照应诺贝尔。

  同时暗示施密特,如果可能,劝说这位诺贝尔先生到希腊来居住。

  坐落在巴黎马拉科夫大街的诺贝尔公馆中。

  施密特看着手拿报纸,满脸憔悴的诺贝尔,感到同情的同时,也为法国人的阴暗****感到愤怒。

  在两人从雅典发挥巴黎的短短一周时间内,谣言不断升级。

  诺贝尔被指责范有不亚于间谍的罪行,紧接着,他的实验室遭到警察的搜查,之后被查封。

  他用来测试来福枪和加农炮动力的射击实验场也被关闭了。

  此外,诺贝尔在法国翁夫勒尔达那炸药工厂的混合无烟火药生产车间,也被迫停产,而且那些已经制成的实验产品也被当局没收。

  “诺贝尔先生,依照目前的法国形势看,您不能待在法国了”施密特忧心忡忡地说道。

  由利益冲突引发的舆论,对诺贝尔越来越不利。

  尤其是今天的报纸上,竟然说诺贝尔已经死了,因而上面发布了诺贝尔的讣告。

  事实上,可能是巴黎的报纸搞错了,弄混了“石油大王”路德维希·诺贝尔(诺贝尔的二哥)和“炸药大王”阿尔弗莱德·诺贝尔。

  屋漏偏逢连夜雨,诺贝尔的二哥去世了。

  这有给了诺贝尔一个沉重的打击。

  讣告里提到诺贝尔发明了一种战争用的东西,这种东西曾导致大量的死亡和破坏,而且语气也很尖刻。

  他读了外界对他一生工作的评价,内心难受极了。

  终于做出了他的决定,离开这个生活了18年的城市。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