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节 攻城_商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十二节攻城

  大汉历396年(公元190年)元年2月13日,又称为初平元年2月13日,辽东治中从事柳毅来在掖城城墙外,在一群辽东将领的簇拥下,巡视着掖城城墙。

  柳毅深深的叹了口气,看了看手中的千里眼。这千里眼是去年公孙度打着攻伐高句丽旗号,从刘备那里购买的军械物资之一。刘备虽然对于中原诸侯防范极严,然而,对于配合出云攻伐异族的公孙度却极为宽容。只要给钱,军械物资要什么给什么。只可惜,打着攻伐高句丽旗号装备的5万士兵,最终还是向自己的同胞举起了屠刀。

  “这是乱世呀”柳毅暗暗的告诫着自己:“身处乱世,讲什么道德仁义?乱世,讲的是活下去。背信弃义也罢,笑里藏刀也罢,卖友求荣也罢,历史,从来也不苛责胜利者的。”

  柳毅举起了千里眼,细细打量着掖城七丈(15米)高的灰色城墙。

  自从刘备占领青州后,利用青州丰富的石灰石和粘土资源,两者混合后制出一种新的粘合剂,被称为“水泥”(也就是“波特兰水泥”,或者称为“自然水泥”,其凝固速度较慢,但凝固后较煅烧水泥更加坚硬。)。这种水泥的采用,使筑好的城墙硬如铁石。

  此后不久,刘备又开始采用长窑煅烧石膏石混合料,烧制出新式速凝水泥,加快水泥凝结速度(爱迪生水泥)后,丰富的水泥产量使得筑城速度加快。自此以后,一夜之间,青州大地上城堡林立。而这个掖城就是早期水泥的产物之一,虽然建筑速度缓慢,但坚硬度更甚于后期速凝水泥。利用这种水泥造出的城墙,很难采用挖掘法,破坏城墙。

  刘备筑城,向来不遵循古法。这个掖城就秉承了刘备的风格,四方城门不是与城墙成一条直线,而是凹进去,让城墙环抱着、保护着城门。这样建成的城池就不再是四四方方,随着城门数量的多少,城池也变为千奇百怪的形状。八个凹进去的城门(含两个水门)让掖城的形状说不成的怪异。

  为了方便居民进出城,掖城没有护城河,也没有吊桥设备。而注入胶州湾的沽水(大沽河)自掖城北水门入城,从南水门流出。水门上方是厚重的水泥闸,河中,还有几道低于水面不足一尺(一汉尺合22厘米)闸门,现在,这些闸门都已经升起,隔断了河中的水陆交通。

  柳毅细细端详着水门,问:“我军细作(间谍)入城了吗?城内情况怎样?”

  辽东将领回答:“我军细作(间谍)已经入城,但是,敌方十五日前关闭了城门,细作的消息无法传递出来,我们只知道,掖城内有六个大型的人工湖泊。

  这些人工湖泊和沽水河,导致掖城地下水位只有两米。”

  柳毅叹了口气,明白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