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四十六节_商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面上风浪很大,公历3月正是日本附近海面风浪最大的时候,刘备选择此时进攻倭国,最主要的就是想打破倭国“神风”的概念:乘风而行,直破倭国,即使神风也保佑不了倭国百姓。

  严格地说,当时日本才具备“国”的概念,而此时日本尚未出现文字,这段历史只能从中国的文献得到说明。据《后汉书.倭传》指出:“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共立为王。”卑弥呼为女王时是在后汉桓帝(147—167)、灵帝(168—188)时代,女王以前还有一个男王统治70至80年,所以邪马台国成立年代约在2世纪初或1世纪末。而邪马台国统辖周围30多国,所以这个女王国具备了国家的特点。

  邪马台国的经济,已进入农耕生活。种稻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除水稻耕作以外,还种桑、麻、大豆、小豆、绿豆等旱地作物。手工业已开始从农业分工,“出细蔓、绣绵”尽斑布、倭锦等丝麻织物,更生产兵器、工具及珠宝、装饰等工艺品。但从整个邪马台国来看,还存在地域差异。如对马国“无良田,食海物自活”,壹支国“多竹木丛林……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

  当时日本人没有针、剪,穿的衣服还很简单,《魏志.倭人传》载,男子“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女子“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又说“男子无大小,皆藏面文身,以朱丹涂其身”。也就是说,当时日本人便如现在的毛利人一样,全身纹着花纹图案。

  邪马台国当时已经有了正式的军队对外作战。而关于邪马台国的位置,众说纷坛。中国历史学家主张:邪马台国就在九州,因为日本的文化是从韩国传去的,而韩国的文化是从中国传去的。九州岛离韩国最近,所以……

  由于日本当时并未出现文字,所以,日本历史学家只好无奈地承认了这种说法。

  刘浑首先攻击的就是九州,以刘浑的暴虐,三年时光过去,估计九州岛已不存在本地土民了。刘备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登上九州岛时,却故意不问原住民的情况,转而问:“战斗进展状况?”

  刘浑一声轻笑:“父亲,跟一些部落联盟交手,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屠杀。不过,几年来,我分遣人手在全岛调查,我发现此地异常贫瘠,除了能找到些许煤矿外,没发现什么大的矿藏。父亲,打下此地,只能用来种粮,我数万大军驻扎于此,日耗甚多,对此穷鄙小岛,大兴刀兵,会不会得不偿失?”

  刘浑所说的勘测矿藏,是每个地方大员所必需的任务,《矿物志》现在尚属绝密数据,只有外派的一方主脑手中存有一本,但这只是《矿物志》一书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