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节 东临碣石_商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不过,有他这封信作敲门砖,龚靖岂不努力成事。

  我故作沉吟,然后摆出一幅不忍拒绝的样子,进而旁敲侧击的对他说:“袁公子此议甚好,我会加以考虑。然,青州救援之后,我欲前往师长卢植门下听命。家师卢植已被朝廷任命为北中郎将,将来冀州剿贼,我想前往助家师一臂,如家师许可,我再来青州听命。”

  卢植大名远超袁谭老父,听到我提起卢植,众人肃然起敬。袁谭更是一副锦上添花的表情,极力表态说:“既如此,我这就给父亲与龚靖写信,让他们极力促成此事。”

  我假意勉为其难的答应,心中却乐开了花。赚了赚了,出云城与青州龙口港之间,正缺一个补给点,而位于黄河口的碣石地理位置最理想。现在袁谭答应由我的人来治理,如此一来,我不仅连接了出云与青州,而且把一只脚踏入了冀州。依袁谭的脾气,他必然把渤海所有捣乱分子发配碣石。嘿嘿,天下万物,以民为本。没有了百姓,我看他怎么治理渤海。

  拿上袁谭的介绍信,带着他派来的100家丁,我迅速赶赴碣石。太史慈一马当先的领着狼骑先行,以便通知对方迎接。

  碣石,巍峨挺拔、山形奇特,特出于渤海北岸,连接太行、恒山等大山,其主峰顶尖呈椭圆形,突起于如屏似障的群峰正中,遥望似天桥柱石,始见于《尚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传说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处。如今禹迹已湮,碣石犹在。

  而碣石山是鲁北平原上惟一的一座山峰,北接燕山高峰大岭,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这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的一句诗。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

  历史上,曹操率军北伐乌桓贵族,彻底消灭袁氏势力后,登临碣石,写下著名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碣石山在唐尧时称碣石山,春秋时称无棣山,魏晋时称盐山,唐初称马谷山。碣石地处黄河古道,属于历史上的九河之域,是黄河故道的“化石”。几千年来,它沉淀了、粘附了厚重的黄河故道文化。

  我想象着登上碣石,面对眼前的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辰,是否也会像曹操一样激发起雄心壮志。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