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节 初战不顺_商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浑车”命名,如主公觉得不妥,不如叫它“郑浑周伯通车”。

  “郑浑周伯通车”,你干吗不叫它“金庸古龙车”,真浑。

  “也罢,即是周兄愿意,就把它称为‘郑浑车’”,我妥协了。

  四轮马车的诞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运输能力,它可以比两轮马车多运一倍的铁矿石,使我们的功效大大提高。虽然四轮马车的前轮驱动与转向的功能并不是郑浑想出来的,但我们正在用人之际,不变打击他发明的积极性。

  回到城内,又让我惊喜的是,尹东利用我们的生产的玻璃建起了一个温室暖棚,虽然郑浑对用这么昂贵的玻璃建暖房大有意见。不过,玻璃从此将走向民用,走入千家万户,这让我兴奋,我们的拳头产品又增加了一个。

  暖房建成后,农夫已开始把我们在神农架采集的种子种了下去。这样,开春以后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种子。如此反复种植两三年,我们就能在留下足够播种的种子之后,还够自己食用的。我对大豆的种子很感兴趣,这年头,炒菜都用动物油脂,炒出的菜令我难以下咽。我想,再过几年,我们就会有植物油炒菜了,期待中。

  随后,我兴致勃勃的带高堂隆检查了我们的城墙,郑浑已在我们的钢丝弩的基础上,做出了大型的床弩,安放到城墙上,利用弹性很好的钢作为弩臂,用摇机上弦,摇机采用滑轮原理,以减轻士兵上弦时所费的力气。用大滑轮带动小滑轮拉动钢丝弦,一张弓上可以放三只或四支箭,射500步。

  由于弩臂钢与弓弦钢丝都是批量生产的,这样一来,所有的弩弓射程都相差不大,我们就可以用弹道学理论教授士兵,大大提高我们射击的精确性。

  我回来两天后,高山也回来了,他的路程虽然比我短,但由于玻璃制品实在好卖,他换回大批粮食,船都装不下,只好堆在韩国码头,先把开去的10艘大船装满返回。

  这时,已进入了农历10月,辽西下雪了,站在院落中,看着满天飞飞扬扬的雪花,天地一片苍茫,我心里有点担心,我们是否能熬过这严酷的冬天。

  “百姓是否都已住进了砖房?”我询问周毅。

  “都已经安置好了,冬天的煤炭准备充足,高山运来的粮食又大大缓和了我们的粮荒,10船粮食足够我们支撑到开春。我想,他们的生活应该比以前好。”周毅回答。

  “噢,高山回来后,几个元老都到齐了。现在我们不适合做室外活动,刚好空闲下时间,讨论我们的城名。制定一些相关法规,另外,高堂隆的任命也需尽快进行,召集元老开会吧。”我发出命令。

  会上,大家都提出各自建议的城名,真是五花八门啊,又其可气的是,郑浑最近命名已命出瘾来,利用他的学徒多,势力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