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节_33_大唐悬疑录1·兰亭序密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点了?你怎么找来的?”

  原来火灾后清理现场,找到了裴玄静装嫁妆的箱子。从箱子外面镶嵌的铭牌上认出是裴府的东西后,权德舆就让人把烧剩下的一堆焦炭都给了崔淼。意思是让崔淼来向裴玄静证实,嫁妆确实都烧光了。而崔淼就从中挑出了这张残纸。

  崔淼兴冲冲地说:“来的路上我和韩湘聊起《兰亭序》,这家伙居然知道一些秘闻,挺有意思的。我说给静娘听一听吧。”

  世传东晋王羲之的手写墨迹,梁武帝时曾收集到一万五千纸,其中也包括王献之的真迹。至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西魏大军攻陷江陵。梁元帝见大势已去,在投降之前,遣后阁舍人高善宝放了一把火,将梁朝积五十年之力搜蓄起来的“二王”书法,连同“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尽焚于烈焰之中。百官惊呼:“文武之道,今夜穷乎!历代秘宝,并为煨烬矣!”萧绎明明当了千古罪人,居然还振振有辞地回答:“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后世叹惋,梁元帝之亡国是因为治国无术又多行不义,却迁怒于书籍。可是书哪里辜负了元帝呢?

  之后隋文帝时“尽价购求”,也只得到王羲之真书五十纸,行书二百四十纸,草书二千纸。再到太宗时期,几乎将幸存于世的王羲之真迹一网打尽,数量和质量都远远及不上被萧绎付之一炬的瑰宝了。唯一值得夸耀的是,太宗得到了《兰亭序》。

  崔淼说到这里,又习惯性地卖起关子来,“静娘你想一想,萧绎烧毁了那么多王羲之的真迹,怎么偏偏遗漏了《兰亭序》呢?”

  “也许梁朝没能收藏到《兰亭序》?”

  “那么,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又是如何成为沧海遗珠的呢?”

  裴玄静猜不出来。

  崔淼说:“韩湘告诉我啊,其实有一种谣传说,太宗皇帝得到的《兰亭序》并非真迹。真正的《兰亭序》在南诏国!”

  连南诏国都扯上了?裴玄静觉得太难以置信了。那么遥远奇异的南蛮之地,居然会藏有《兰亭序》真迹?

  “韩湘说,他还亲眼见过南诏国收藏的《兰亭序》呢!”瞧崔淼的得意劲儿,倒像是他自己见过似的。

  原来王羲之好道,晚年和一个叫许玄的修道人结方外之交,一直在会稽和临安之间游玩,访仙求道。许玄说那一带有很多神仙,包括汉末戏弄曹操的左慈等。许玄后来游历去了南诏,向南诏国王传道,使得整个南诏国都笃信了道教,还将王羲之崇为神仙。据说许玄去南诏的时候,随身便携带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并将其赠给了南诏国王。南诏国王把《兰亭序》视为传国至宝,一直珍藏在深宫中,对外秘而不宣。

  裴玄静问:“既然秘而不宣,韩湘又是从何而知的呢?”

  “据他自己说,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