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开始的结束(中)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长为奴乎?”

  明亡后,社会矛盾更加激列,清朝的统治、对待奴仆的态度比明更加反动。“贱民”的反抗也更加激烈。例如“社兵”本是明末奴仆起义组织,但由于满清剃发易服、迁界禁海与大屠杀,开始反清复明,反抗时间长达三十余年。“朱三太子”杨起隆起义的骨干也是饱受八旗虐待的汉人奴仆。

  在“盛世”期间,康熙十三、十四、十六、二十七、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五十、五十二、五十五、六十年,都有大规模奴仆起义。这才有了雍正的“开豁贱籍”。)

  因为明政府禁止民间蓄奴,所以把买奴隶的契约假托成收养子女的契约,故而明朝时期奴仆都管男女主人叫爹娘,主人的子女是称呼为姐姐哥哥,无视年龄。

  在明初,很少有人敢于光明正大的畜奴;在在嘉靖中期,官员蓄奴现象已极普遍,当时印发的《皇明诏令》与洪武年间的已有很大的不同,对原文作了一定增补,使祖制中具有官员蓄奴的内容,以便从中取得合法的根据与支持。

  而到了朱由校,现在的天启年间,莫要说是官员了;就是乡下的富户,家中若是没有几个仆人,也是要遭到同辈笑话的,晋商、徽商、尤其是江南的富商个个都是大奴隶主。

  江南的富商训奴多者甚至以千计,并且后来发生了一个被称为“江南奴变”的历史事件;朱由校虽然是对这件事知道的,只不过他对奴隶的观察完全被吸引在了江南地区,下意识的将山西等地遗忘在了脑后。

  所以才看到这份报告后,他才突然间回想起来。

  朱由校看了看在场的大臣,眼神中充满了玩味,阁老们猜道朱由校心里在想什么,朱由校也知道阁老猜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双方却都很正常。

  朝爌站了出来,说道:“民间私自蓄奴,是大罪,罪加一等,这些人抄家灭门的不冤。可是陛下,如今,民间富户奴仆已经是常事,江南地区更甚,法不责众,还请陛下三思。”

  “确实。”朱由校点了点头,表示支持。

  就这样,阁老们承认晋商的非法性,朱由校也间接地为官僚们的蓄奴行为做了合法性的背书,并且承诺不做扩大处理,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陛下,抄家名门的事情你已经是做了,我们说什么也没用,等你到底打算如何收尾呢?”

  朱由校看向他,“账本烧了吧,山西文武官员抓些典型出来,其余的过往不究。”

  然后又看向了候在一旁的侍者。“对了,烧前抄一份。”也不知道那个时候到底是锦衣卫的,还是东厂的。

  “不可。”叶向高发言了,“这些人不会感恩留他一命的恩情,只会记恨陛下今日惩处。”

  朱由校有些好奇,他看着叶向高那张严肃的老脸,嘴角露出了笑容。“请师傅教我。”

  “还请陛下先把外地军队调到山西去,其余的就好办了,臣等会为陛下分忧的。。”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