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纯净时光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排练很重要,新手很容易在现场手忙脚乱,开拍前最好把工作流程认真搞几遍。

  绝大多数导演开拍前都会写分镜剧本,然而创作这种事很容易改主意,开拍以后相当部分导演并不照着拍,有些甚至可能抛开台本信马由缰地干。

  《拼桌恋人》分镜本是杨树写的,都是他的想法,让刘漫照着拍是有困难的,可能出现文字、示意图能够理解,但操作时茫然无序无从贯彻的窘境。

  理论往往与实践有差距,许多人都遇过类似情况,而开拍后时间紧凑,当着大家的面杨树也不能再指手画脚,那么把该做的事在家排练妥当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手持摄像机很小,杨树装了三脚架,尽量模仿专业摄像机。

  而且也不是拿来做样子增加镜头感,全程真实拍摄,之后一遍遍回看效果。

  根据分镜剧本和拍摄计划,杨树和刘漫一丝不苟地从头来,机位、镜头选择、焦距、移动甚至如何打光都全部实践操作。

  因为涉及自导自演,还得磨合一套工作方式,三人在走位、表演以及画面监视上进行分工,尽量做到现场一个眼神就能领会对方意图。

  实际操作形成共识后,就把数据和心得记录在分镜本和拍摄计划上,于是几天后就写得密密麻麻,文字量翻了三倍。

  刘漫和江诗语都不止一次表示惊讶:“你对导演工作非常熟悉,在哪里学得这么精通?别说是在影视城看看就会了。”

  这个没法说,杨树只能说看了些书,然后在观摩影视城里大量导演的工作后自己揣摩出来的。

  刘漫当然不太相信:“我也是学这个的,有些工作细节没有实践是很难注意到的,需要经验积累或者老导演带着教。”

  杨树撇撇嘴:“没那么复杂,其实也可以多看名导的自传,欧美有不少。”

  “可那些自传大多是法文、英文的,国内基本没有翻译本。”

  杨树当初立志要作国际名导,英文学得不错:“我就是看的原著。”

  然后罗列了一长串书名。

  “你在影视城跑龙套之余看名导的外文自传?”刘漫和江诗语都觉得匪夷所思:“励志的故事看过不少,今天算是看到活人了。”

  杨树人生经验并不丰富,但也终结出很实用的一条:尽量少谦虚,大多数人不愿意为你动脑,懒得分析你是低调还是无能。

  在心仪的女孩面前畏畏缩缩羞于开口,人家不会搭理你,不恰当的时机、场合谦虚,则可能失去发展的机会。

  很难分清什么情况下应该保守点,那就干脆少含蓄,把谦虚留给自己当作进步的动力就好了。

  所以在校时他有个外号叫“超鸟人”,一方面说他如超人般能力超群,记忆力智力体力都卓尔不群。

  另外一面也是说他自视甚高,遇事坚持己见很难妥协让步,又屌又鸟,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