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东京给我加油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有点过分,容易误解成借题发挥。

  吴大叔心情不好能理解,他是老江湖,有自己的运营团队,方方面面同样能分析到,这样的数据、口碑情况下,应该也已明白《天国情书》赶超《不二情书》只是时间问题。

  首日颇有象征意义,以微弱差距居第二,杨树并未觉得遗憾,目前的成绩已经很令人满意,他不是心急的人,有大把的时光享受过程。

  连宁淞都说:“这样的情形就像追女孩,已经入港但还没上船,是最美好的时候。”

  这个形容挺贴切,甚至包含了入港沉船的可能,期待而忐忑的心情几乎一样。

  三点多骆雪来了电话,简单说了两句祝贺的话,然后就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以目前《天国情书》的势头,首周三亿五应该没问题,总票房或许可以上看七亿,那么现在可以考虑安排日韩发行了。”

  这个估算是中规中矩套热门电影模式算出来的,首周占比一半左右票房。

  之前谈过海外发行的可能性,天格有日韩港台渠道,前提是大陆票房要达标,现在显然要达到了。

  《不二情书》这方面行动得更早,在宣传时就已经宣布将同步在欧美、澳洲以及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上映,稍后也将进军韩国,但没有提及曰本。

  在大陆市场崛起之前,曰本始终是继美利坚之后第二大的单一电影市场,汤维的丈夫是一位南韩的导演,《不二情书》在南韩发行倒是可以理解,但跑到欧美那么多国家发行却放弃近在眼前的第二大市场曰本,真有点莫名其妙。

  杨树不怀疑对方在国内获取票房的能力,但怀疑这些所谓海外发行都是炒作,在营造一种全球热销的感觉。

  其实不得不承认就编爱情故事的水准而言,目前大陆电影与欧美有差距,这方面无论是实力还是市场经验都存在严重不足,一部水准不够高的影片,真没有全球发行的价值。

  《天国情书》即便有更高的艺术性,然而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话语权弱势之下,同样也没有发行价值,毕竟发行是商业行为,得以盈利为目的。

  何况《北平遇上西雅图》系列在价值观上有硬伤,欧美观众这些年搞意识斗争,没大陆观众宽容,仅仅拜金这一条在好莱坞就有点犯禁忌,更别说小三未婚先孕跑到异国他乡待产等等奇葩情节,制片方、发行方只要足够专业,不可能不懂这些。

  所以稍加分析不难猜到,欧美同步发行基本属于宣传噱头,这样一部华人在欧美地区搞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西方不太可能有市场,没必要瞎搞。

  实际上亚洲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成功的并不多,电影节上拿个奖是一回事,院线上映赚钱是另一回事。

  亚洲电影真正海外赚了钱的,一双手就能数过来,杨树记得票房前十名基本都是大陆与功夫相关的电影,日韩一部都没有。

  《天国情书》不会成为例外,所以文化趋近的亚洲地区才是发行重点,尤其是是港台日韩新加坡。

  不过港港和湾湾这几年都不太乖,抵触情绪很重,没必要搭理他们,而新加坡市场太小,同样没必要浪费时间。

  韩国市场也不算大,却非常自负排外,只想把所谓韩流卖出去,自己的市场却捂得很紧,其实也没多大必要去和他们扯淡,所以值得考虑的只有曰本。

  杨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我从邻居那整了只鸡,现在生蛋了想卖给对方。”

  而骆雪对他的一通海外市场分析有些诧异:“虽然说的基本没错,但你这么挑三拣四的制作方我还是第一次碰上。”

  不过也同意杨树的意见,海外发行专攻曰本,求实利而非虚名。

  两个小时后,天格传媒向媒体正式宣布,公司已经与曰本东宝株式会社达成发行协议,近期将在东宝院线全面上映《天国情书》。

  这动作可真够快的,恐怕早有准备。

  杨树高兴之余挺期待:“东京,呦西,干巴类!”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