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式开拍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受访者不喜欢。”

  虽然目前网络舆论氛围比较杂乱,不太利于《我的战争》这种题材,不过杨树不信邪。

  他一口气提了一堆意见:“那支预告片我看了,我想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喜欢,几个主角很奇怪地留着长发,戴着军帽都遮不住鬓角,许多镜头看上去有点军容不整,这不是当年军人的形象。

  刘晔明显发福,不仅仅是他,许多角色都偏胖,军服也都是新的,破洞看上去很像自己弄的,而且都太干净,甚至款式都有点不太对。

  看着最难受的是战场一线的女兵太多了,与历史严重不符,要知道初期入朝女兵全军只有十几个人,后期才慢慢多了些后勤兵、医务兵,那场战争我们被俘的女兵总共只有一名,前线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女兵跑来跑去?”

  骆雪打断了他的话:“你是从专业角度看问题,普通观众未必能从两分钟的短片里看出这些,毕竟花絮和成片在内容以及风格上都有很大不同,”

  “我不这么认为,有些东西一看就感觉不对,观众不比内行傻多少,《我的战争》就是个外行拍的,这种东西不可能值得期待。”

  相比较之下,许多方面《长津湖》就做得好多了,军人都是光头或者短发,那么多明星参演不可能都配合剃头,所以许多人自始自终棉帽子把脑袋裹得严严实实,一点头发都不露出来。

  易祥千玺在水门桥时头发长了,也是乱蓬蓬的,看上去就像连续作战没有时间理发。

  另外我军一直有打绑腿的传统,建军伊始打了二十多年,在朝战中才放弃。

  主要原因是美军使用汽油弹,爆炸以后的火焰非常难以扑灭,绑腿影响快速脱掉衣服,于是统一放弃了。

  仔细看《长津湖》,影片中军人入朝之前以及初期都是打绑腿的,吴鲸的军装一丝不苟。

  但入朝后衣服就没干净过,再后来绑腿也不打了,演到最后像是从煤堆里爬出来的,完全符合战场上硝烟熏蹭的样子。

  细节决定成败,观众未必知道那年代战场上的军人具体什么样,但一眼看上去都能感觉出不对,那么电影基本也就废了。

  《我的战争》作为近年来少见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当然有可圈可点之处,导演澎顺是马来华裔女明星李芯洁的老公,的确热爱战争题材,虽然《我的战争》投资亿,票房3500万亏得一塌糊涂,可后来他还是又拍了一部《打过长江去》,票房只剩下几百万。

  不得不说彭导有这方面热情的,但他之前是拍恐怖片的,《鬼债》、《见鬼》一类,和老婆一个导一个演,拍战争片的确不太行。

  而且作为一名香港导演,执导《我的战争》这类特殊题材很难避免水土不服的问题,失败在所难免。

  杨树也没有拍战争片的经验,但两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