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四章 趁热打铁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篇好文章、好报道的传播力度,价值经常出乎预料。

  柯娅妮很敬业,回去之后连夜就抓紧剪辑编辑采访内容,配上了画外讲解和字幕,零时过了没多久就播出了。

  视频和文字稿同时上线,起了个很抓眼球的名称《破纪录时杨树在干什么?》

  杨树在干什么?被抓住了?被按住了?被拍照了?

  这应该不算标题党,不过封面图案是杨树与她面对面交谈的剪影,看着像密谈,有种传递秘密的感觉。

  所以视频第二天中午点击就破了两千万。

  她的视频、文章上线之前,《战士》当日票房亿,远超《美人鱼》的最高单日票房亿,各大媒体也都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消息,但都没她引起如此之多的关注。

  视频拍得不错,采访现场的机位、布光、收音都经过杨树的亲手调整,四盏灯就做出了类似全空间的效果,明明在古色古香的飞鸿轩里,却有种未来感。

  这一点杨树受到了比尔盖茨的启发,比哥无论接受什么采访,哪怕只是对着手机说几句话,都要置身于绝对明亮的环境里,内行就知道那需要至少十盏灯布光,显然都是精心准备的。

  这些技术调整其实是其次,人的成功有运数也有谋划,7月1日大家都预估到《战士》可能会破华语单日票房纪录,而一再坚持当面采访的只有柯妮。

  而且时间协调安排在了晚上八点开始,通常成绩将在这之后两小时内尘埃落定,所以到底是柯妮目标明确,还是杨树有意为之,这就很难说了。

  柯妮在视频中用一种近乎宿命、神秘的口吻说:“去年2月14日,《美人鱼》凭借春节档并遭遇年轻人的情人节,拿下票房亿,今年7月1日,《战士》仅凭观众们的热情支持,就拿下了票房亿,末尾数字与日期令人惊异地巧合。”

  这基本就是为赋新词强扯淡,只是巧合而已,但观众喜欢将报道娱乐化,看着才有意思,连票房数据都容易记忆了。

  采访中杨树提及超哥等几个主演的贡献,报道也呈现了,但柯妮没有提《美人鱼》和《战士》都有超哥,将比较限定在两部电影的成绩和口碑上,刻意避免喧宾夺主,维护吹捧的倾向有点明显。

  “破纪录时杨树在干什么?”已经是凌晨,江诗语抚摸着躺着一边杨树的头发:“他在和一个漂亮女记者打情骂俏。”

  杨树亢奋了一天,终于把分泌过多的多巴胺等各种兴奋素释放在了合理合法的地方。

  “哪有打情骂俏,”他有点困了:“不要胡说,都是在工作,怎么可能在亿万观众面前和才见过两次面的记者胡说?”

  “我觉得气氛太亲密了。”

  “那都是剪辑效果。”

  “你可要自律,如果动了歪脑筋,想到我时应该觉得惭愧、无地自容。”

  “说得好,共勉。”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