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章 更高的追求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影的影视制作中心就是之前的北影厂,有设施先进的摄影棚对外出租,也有配套的后期制作服务,收费合理童叟无欺。

  不过《三体》只在棚内拍了三天,就趁着天气不错先上了红岸基地。

  杨树没让大刘跟组上山,没这个必要,剧本已经打磨得很成熟,基本不需要再临时作大的调整。

  如果要改个别台词,也没必要非得由他来琢磨那一两句话,仪式感大于实际作用。

  大刘今年下半年很忙,《流浪地球》开拍了,杨树很体谅,让他主要照顾好那边。

  这真的是高风亮节,杨树年纪轻轻,喜欢照顾同行已经在圈内出了名,之前就不止一次支持同档期上映的影片,这次又支持同题材的电影。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总是这样不断地做好事,所以杨树无疑是文艺战线的好战士。

  《流浪地球》是中影出品发行,已获得了大量支持,不过支持远远不够。

  这部影片投资方是中影以及导演郭凡的公司,一开始项目并不被看好,看投资额就能算出没法撑起这个题材,以至于连选中的男主都毁约跑了,最终男主女都启用了新人,包括女主赵麦麦。

  后来还是吴鲸加盟影片并追加投资六千万,才让这部电影有了热度。

  超哥和吴鲸不愧是好朋友,两人做生意的模式都一模一样,看好一个项目后投资并主演,同呼吸共命运。

  杨树之前想过,自己在这段人生里到底是艺术家还是商人。

  这个分类好像并不太重要,德纲子说卖不出票的艺术家不是好艺术家,所以他最终结论是自己有一颗艺术家的灵魂,但干的都是商人的事。

  四年来无论他拍什么题材,首先考虑的不是艺术价值那类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商业前景、能不能赚钱这类真金白银问题。

  这方面没什么可反思的,商业社会里这就是成功的衡量标准。

  既然是商人就得把生意做好,那么支持《流浪地球》先拍出来并且拍好,符合他的市场规划。

  这些年网上呼吁《三体》影视化的声音很大,这里面恐怕有信息传播上的误解,通常大家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至于容易误判其重要性。

  杨树的优势在于他始终很明白科幻题材在大陆缺乏能够快速耕种的肥沃土壤,别看科幻迷们呼喊的音量很大,但他们始终只是少数。

  《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个例,而且成功因素也比较复杂,一方面影片质量突破原来的低级层次,终于有了点大片的样子,算是给大陆影视界挽回点颜面。

  另一方面是吴鲸的票房号召力,大家就是愿意进影院看他的戏,而对科幻的热爱是比较次要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紧接着《上海堡垒》上映,影片质量和口碑都很差,科幻的热潮迅速消退,甚至进一步跌入

  请收藏:https://m.qsw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